日前,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啟動實施電網防汛防臺風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該公司聚焦增強電網“氣候彈性”“安全韌性”,將健全各級防汛組織體系,加強災害監測預警,提升災害應急處置能力,著力實現新建(重建)工程防災優、在運設備抗災強、搶修復電救災快。
浙江地處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山區面積超七成,臺風和局部地區強對流天氣多發。近年來,浙江洪澇、臺風等氣象災害多發,影響電網設備安全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
國網浙江電力將按照“一年重點治理、三年全面提升、長遠高質量發展”的總體目標,圍繞抓好三年行動方案組織落實、實施變電專業能力提升專項行動、實施輸電專業能力提升專項行動、實施配電專業能力提升專項行動、提升客戶服務保障能力、夯實技術支撐保障手段、提升災害應急處置能力7個方面明確22條具體措施,有序推進防汛防臺風能力提升工作,確保同等級災害下新建(重建)或改造提升變電站不發生受淹停運,重要通道線路和蓄滯洪區輸電線路不發生倒塔事件,新建或改造提升配電線路在遭遇不超設計風速大風時不發生倒桿斷線事件,故障后能夠快速恢復供電。
據介紹,國網浙江電力將全面梳理區域內蓄滯洪區(含圩垸)、主要河流湖泊、重點水庫等分布情況,結合電網設備設施地理位置及地形高程、歷史暴雨洪澇等因素,在2024年年底前繪制電網暴雨致災風險分布圖,構建防汛“一張圖”,優先完成往期受災配電站房、洪澇風險變電站、高風險區段輸電線路等改造提升工作;2025至2026年,完成其他存在防汛防臺風風險的電網設備改造提升,全面提升電網抵御洪澇、臺風等災害能力。
近年來,國網浙江電力通過應用“防臺風抗災電網”體系評價平臺,基于47個評價指數對沿海城市供電網格進行“診斷”,針對性開展電網薄弱地區的補強建設。目前,該公司已經完成浙江沿海地區3036基老舊薄弱和風偏桿塔改造,在易受臺風災害影響地區使用全密封、全絕緣、防洪型設備,建立“空中云倉”搶修物資配送模式、“空天地一體”應急作戰鏈,并應用輸電線路數字孿生平臺等,全方位提高電網抗臺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