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內蒙古呼和浩特武川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武川縣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
通知提到,工作目標為到2025年,全縣新能源裝機規模達到550萬千瓦,產值達到46億元,稅收實現5億元。同時,電力結構逐步完善,綠電消納逐步構建,首府重要清潔能源輸出基地穩步建成。
工作任務包括(一)加快推動風電、光伏協同發展,構建能源高質量發展體系
1.建設百萬千瓦級風光新能源基地。加快百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建設,每年新增新能源裝機100萬千瓦以上。全面推動北方聯合電力25萬千瓦風電項目、武川縣1.5萬千瓦分散式風電鄉村民生改善示范項目、中科聚源新能源武川縣一期1萬千瓦分散式風電項目、中和晟達新能源后柜1.5萬千瓦分散式風電項目、青城(武川)新能源5萬千瓦分散式風電項目和武川屹峰新能源1萬千瓦分散式風電項目2024 年底前建成并網。(責任單位:發改委 、自然資源局、林草局、供電公司、統計局、稅務局、財政局、武川縣錦川能源有限公司)
同時,推進高登賽20萬千瓦風電項目和10萬千瓦光伏項目、江西贛峰鋰電20萬千瓦風電項目和10萬千瓦光伏項目、北京雙杰20萬千瓦風電項目、江蘇福明10萬千瓦風電項目、華耀光電25萬千瓦風電項目、淖爾梁5萬千瓦風電項目等項目盡快落地。(責任單位:發改委、自然資源局、林草局、生態環境局、文旅體局、人武部、水務局、供電公司、武川縣錦川能源有限公司)
全文見下:
武川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武川縣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
鄉鎮,縣各有關部門:
《武川縣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工作方案》已經縣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武川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3月15日
武川縣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時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講話精神,按照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明確的目標任務,進一步加快推動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發展,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立足我縣資源和區位優勢,大力發展以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為主體的新能源產業體系,探索開展光伏治沙行動,努力構建綠色低碳的新型電力系統。到2025年,全縣新能源裝機規模達到550萬千瓦,產值達到46億元,稅收實現5億元。同時,電力結構逐步完善,綠電消納逐步構建,首府重要清潔能源輸出基地穩步建成。
二、組織保障
為深入貫徹落實孫紹騁書記在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對會議安排部署的“六個工程”緊抓快辦、高質量抓好落實,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和縣委、縣政府的工作安排,決定成立武川縣“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推進工作專班,具體成員單位名單如下:
組 長: 崔振華 縣政府副縣長
副組長: 魏福龍 縣發改委主任
成 員: 發改委、生態環境局、自然資源局、林草局、商促局、交通局、市場監督管理局、住建局、飛地辦、供電公司,各鄉鎮人民政府。
辦公室主任由縣發改委主任魏福龍兼任,全面負責專班日常工作。
三、工作任務
(一)加快推動風電、光伏協同發展,構建能源高質量發展體系
1.建設百萬千瓦級風光新能源基地。加快百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建設,每年新增新能源裝機100萬千瓦以上。全面推動北方聯合電力25萬千瓦風電項目、武川縣1.5萬千瓦分散式風電鄉村民生改善示范項目、中科聚源新能源武川縣一期1萬千瓦分散式風電項目、中和晟達新能源后柜1.5萬千瓦分散式風電項目、青城(武川)新能源5萬千瓦分散式風電項目和武川屹峰新能源1萬千瓦分散式風電項目2024 年底前建成并網。(責任單位:發改委 、自然資源局、林草局、供電公司、統計局、稅務局、財政局、武川縣錦川能源有限公司)
同時,推進高登賽20萬千瓦風電項目和10萬千瓦光伏項目、江西贛峰鋰電20萬千瓦風電項目和10萬千瓦光伏項目、北京雙杰20萬千瓦風電項目、江蘇福明10萬千瓦風電項目、華耀光電25萬千瓦風電項目、淖爾梁5萬千瓦風電項目等項目盡快落地。(責任單位:發改委、自然資源局、林草局、生態環境局、文旅體局、人武部、水務局、供電公司、武川縣錦川能源有限公司)
2.加快建設儲能調峰電站。推動武川縣可鎮100MW×400MWh電網側儲能項目盡快獲批落地,減少棄風、棄光現象。同時,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力爭2024年底全面開工,發揮儲能“調峰”作用,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支撐高比例、規模化新能源接入電網,有力支撐蒙西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為風光一體化發展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2024年新建6個新能源項目分別配置儲能電站,調節風光能源不穩定供電,以滿足項目配套產業用電需求。(責任單位:發改委、自然資源局、林草局、生態環境局、文旅體局、人武部、水務局、供電公司、武川縣錦川能源有限公司)
3.全面優化電網網架結構。加快推動已納入自治區“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的電網建設,結合電源布局、負荷分布、新能源發展的實際需求,加快推進擴建武川500kV變電站4號主變手續辦理進度;同時加快推進武川大豆鋪500kV變電站至新建鴻盛500kV變電站、大豆鋪500kV變電站至新建金山500kV變電站輸電線路建設,這兩條輸電線路建成為我縣新能源項目直送市工業園區提供保障綠電。同時積極爭取在武川縣西部新建1座500千伏變電站,實現新增新能源應接盡接,切實加強我縣電網網架結構和外送能力,全力滿足清潔能源項目發展需求,為首府清潔能源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責任單位: 發改委、供電公司)
(二)加快推動能源供給和消費方式轉變,打造綠色電力消納基地
4.爭取市場化消納新能源項目建設。加快推動經濟開發區恢復三類園區,結合園區現有產業冀東水泥、武蘭水泥、鐵合金等高耗能企業,加快實施源網荷儲一體化、園區綠色供電、全額自發自用等市場化消納新能源項目,大力支持全額自發自用和不占用電網調峰空間的市場化并網消納項目。今后園區新增用電負荷,考慮采用綠電直供就近配置市場化消納新能源項目,以提升綠色電力生產消納水平。同時,憑借西烏蘭不浪紅泉220KV變電站和大豆鋪500KV變電站擴建的3號主變,新增接入和送出新能源電力約80萬千瓦,穩步解決市級層面下達我下縣的市場化并網項目。(責任單位:發改委、商促局、飛地辦、供電公司)
5.實施零碳工廠、低碳產業園區建設。依托園區綠色供電源網荷儲一體化、分布式分散式新能源等新能源消納渠道,逐步提升綠色電力消費比例,利用園區廠房、道路、公園,發展分散式風電、分布式光伏項目。(責任單位:發改委、商促局、交通運輸局、住建局、供電公司、武川縣錦川能源有限公司)
6.擴展分布式分散式新能源應用。加快發展“新能源+交通”“新能源+生態”“新能源+工商業”等多種模式新能源應用,建設光伏公園、光儲充一體化充電站等示范項目,在工業園區、機關樓宇、老舊小區改造等方面推廣分布分散式新能源建設,提升全社會節能降碳水平。(責任單位:發改委、商促局、交通局、住建局、供電公司、武川縣錦川能源有限公司)
7.打造整縣級新能源供暖試點示范項目。依托風電光伏一體化項目的發電系統,加上儲能裝置、能量轉換裝置、智能監控以及保護裝置等,組成一個集發、儲、用為一體的新能源供暖系統,實施新能源供暖試點示范項目。制定整縣新能源供暖示范政策,采用新能源直供模式,滿足區域內“煤改電”電力需求。(責任單位:發改委、住建局、熱力公司、供電公司)
(三)加快推動綠電綠證交易,提升新能源發展生態效益
8.開展綠電綠證交易服務。為全縣重點用能企業提供碳發展政策咨詢、綠電綠證評價、低碳能源咨詢等服務。(責任單位:商促局、市場監督管理局)
9.促進多途徑節能降碳。對全縣重點用能企業開展節能降碳輔導,在大力提高綠電直接使用比例的基礎上,鼓勵企業通過購買新能源綠證、林草碳匯實現節能降碳。(責任單位: 商促局、林草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綠態農林發展有限公司)
四、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協調。專班辦公室要發揮好牽頭抓總的作用,要加強與各部門間協調配合,定期調度工作進展,推動重點任務有效落地。
(二)強化責任落實。發改、商促、自然資源、林草等部門要協調聯動,共同推進重點任務落實,同時各牽頭部門要認真履行審批和后續監管職責,保障重點項目平穩落地。
(三)強化工作考核。將風光一體化發展納入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工作任務清單,并納入領導責任制和目標責任考核。及時掌握任務完成情況,確保如期完成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