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由國家能源集團安徽公司建設新能源院研發設計的宿州電廠“火電+熔鹽”儲能項目主廠房最后一根鋼梁吊裝完成,這個國內最大規模的“火電+熔鹽”儲能項目主體建設完工標志著該項目正式進入設備調試階段。
熔鹽儲能到底是什么?它在火力發電廠又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呢?
當熔鹽遇上火電
熔鹽儲能技術是利用熔鹽
在升溫和降溫過程中的溫差
實現熱能存儲
我們可以理解為一個大充電寶
可在電網低谷時段
火電機組仍在正常運行的情況下
抽取一部分蒸汽
輸送到熔鹽儲罐內進行儲存
這部分儲存的能量
在用電高峰和深度調峰時
再進行能量釋放
全國最大“火電充電寶”的奧秘
這個國內最大規模的“火電充電寶”項目
采用390℃高溫和190℃低溫
兩個熔鹽儲罐進行儲熱
儲熱主要成分為三元熔鹽
設計儲熱容量為1000兆瓦時
不僅解決了機組調峰
出力與供汽之間的矛盾
還提高了電網的穩定性
熔鹽儲熱項目主體建設吊裝最后一根鋼梁
項目建成后
宿州電廠能夠實現機組滿額負荷
連續供熱4小時
在深度調峰30%額定負荷下
實現連續供熱5小時
同時對外供熱能力
達410噸/小時
比原來供熱能力
提高了260噸/小時
老電廠煥發生機
始建于1958年的宿州電廠
至今已有67年的歷史
是典型的城市熱電廠
兩臺裝機35萬千瓦的火電機組
肩負著供電和供熱的雙重任務
隨著新能源發電的占比日益提升
火電行業積極探索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融合發展
不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宿州電廠于2022年啟動了
“基于熔鹽儲熱的煤電靈活性
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應用項目”
成功入選國家首批綠色低碳示范工程
熔鹽儲熱項目施工初期
這座“老電廠”通過技術創新
成功破解了調峰與供熱的矛盾
通過熔鹽儲能既保障原有供熱
又增強了火電調峰能力
有助于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
相當于給傳統火電裝上了智能調節器
經過科學測算,安徽公司宿州電廠“火電+熔鹽”儲能項目成功實施后,每年將消納新能源約1.28億度,折算每年減少3.2萬噸標煤使用量、減少碳排放約8.5萬噸,同時可提升供熱能力220萬噸/年,可以滿足當地40多家工商業企業用熱需求,對我國能源結構轉型、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上一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