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工黨中央:
深化能源體制改革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
能源是國民經濟的命脈,能源革命是歷次工業革命的先聲,對生產力變革具有重要驅動和支撐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把能源工作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位置,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把新能源作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構成,引領我國新能源行業高質量躍升發展。
當前,全球能源市場深刻調整,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我國能源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更加復雜,內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存在,新能源在并網消納、要素保障、全產業鏈協同創新等方面還面臨困難,新能源先進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仍需探索,促進綠色能源消費的政策體系和市場機制有待健全,能源治理效能需進一步提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應對我國能源發展面臨的一系列挑戰,出路就是大力發展新能源。
為此,建議:
一是堅持生產與消費雙向發力,以能源結構綠色轉型推動低碳經濟發展。堅持先立后破、穩中求進,大力推進風電、光伏、生物質發電等可再生能源高質量規模化發展。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謀劃,在新能源規劃選址、環境保護、產業配套等方面強化協調,加強區域可再生能源協同開發、聯合調度,提升能源資源跨省配置效率。加快構建新能源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推動可再生能源成為能源電力的增量主體。統籌推進新能源開發外送與就地消納,在西北等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配套布局產業項目,提升綠電就地消納能力,打造欠發達地區跨越發展新賽道。支持新能源企業“走出去”,以“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為合作重點,開辟新能源發電的海外新市場,鞏固擴大我外貿“新三樣”全球領先優勢,持續壯大新能源領域新質生產力。
二是堅持創新與應用深度融合,加快新能源科技創新成果向新質生產力轉化。健全完善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引領、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能源科技創新體系。以綠色低碳為方向,聚焦“卡脖子”環節、顛覆性技術,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強化新一代電網、新型大容量儲能設施、氫能及燃料電池等清潔低碳能源關鍵技術的創新突破,推動能源技術與現代信息技術、新材料、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完善“首用”“試錯”“招標采購”等機制,加快國產新能源技術裝備工程化應用,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保障能源發展與安全。
三是堅持改革與開放相互促進,加快建設全國統一能源市場。加強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優化支持新能源發展的用地用海、能源資源等要素保障。加快制定出臺能源法,與煤、電、氣、油、可再生能源、能源節約等單行法有機銜接,明確消費側優先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法定義務。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放寬源網荷儲一體化市場準入,健全綠證、綠電、碳市場協同機制,促進綠色電力生產的良性和可持續發展。深化能源國際合作,加強政策、標準等對接,推動綠證國際互認,深度參與全球能源轉型變革,不斷提高國際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