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至30日,寧夏電力現貨市場首次完成整月試運行,標志著寧夏電力現貨市場在市場規則、市場機制、市場運營、運行控制等方面向長周期結算試運行邁出了關鍵一步,市場建設進入新階段。
本次現貨市場整月試運行期間,發用兩側交易電量達到102億千瓦時,發電側36臺煤電機組、353座新能源場站,用戶側229家大用戶、44家售電公司,新型主體側23家獨立儲能、1家虛擬電廠參與現貨市場交易,實現了24小時不間斷開市,通過價格信號實時反映電力供需,有效發揮了現貨市場“保供應、促消納”的積極作用。對于經營主體來說,每天的現貨價格有漲有跌,價格信號真實傳遞了電能價值,市場競爭更加充分。
本次現貨市場整月試運行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經營主體申報方式更加靈活。新能源企業、儲能、虛擬電廠均可自主選擇以“報量報價”或“報量不報價”方式參與現貨市場,給予經營主體更多選擇空間。二是儲能利用更加高效。寧夏作為西北首家實現儲能報量報價參與現貨市場的省份,此次試運行期間共有23家儲能電站同時參與現貨及調頻市場,報量報價儲能部分時段實現了“兩充兩放”,在滿足電網供需平衡和新能源消納的同時,儲能企業收益顯著提升。三是現貨價格保持相對穩定。試運行期間現貨市場與調峰輔助服務市場融合,與中長期市場形成有效銜接,通過電能量市場提升火電和儲能谷段促消納和峰段保供應的積極性,通過調頻市場激發火電和儲能調偏差、保安全的主動性,通過現貨分時價格體現了新能源時空價值,發用兩側價格保持平穩。
在公司黨委的堅強領導下,依托自治區現貨市場建設專班力量,調控中心協同發展、財務、營銷、交易等部門緊密配合,2024年實現了現貨市場單周、雙周、整月結算試運行。在市場規則方面,組織發用兩側經營主體開展了四次集中工作,迭代完善“1+7”市場規則;在內部協同方面,建立了公司現貨市場雙周會機制,開展不平衡資金管理、市場力防控、各類市場有效銜接等關鍵問題研究;在技術支持系統方面,建設了異地雙活的主備現貨系統,與交易平臺、調度技術支持系統實現互聯,為后續現貨市場加快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下一步,調控中心將立足寧夏電網實際,認真總結歷次現貨市場試運行經驗,充分借鑒先進省份市場建設成果,持續迭代完善市場規則和技術支持系統功能,加強經營主體培訓,確保盡快具備長周期不間斷結算試運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