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能源工作會議的召開給能源事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務,也給電力可靠性管理和工程質量監督中心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確了任務。電力可靠性管理和工程質量監督中心將在國家能源局黨組堅強領導下,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放在首位,以黨建促業務,以業務強黨建,全面落實會議精神,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持續推動工作高質量發展。
2023年工作成效明顯
一是電力可靠性管理工作不斷加強。
加大制度完善和宣貫力度。加大《電力可靠性管理辦法(暫行)》宣貫力度。推動印發《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強電力可靠性管理工作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電壓合格率數據統計分析工作的通知》。征集出版《全國電力可靠性管理典型實踐案例集》《火電機組非計劃停運典型案例匯編》,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和做法,引導電力企業全面提升電力可靠性管理水平。
切實提高可靠性數據信息質量。切實提高可靠性數據信息質量,啟動數輪企業自查自糾和行業分析核改工作,全國累計補錄2022年停電時戶數達1200萬,最終修正2022年度全國用戶平均停電時間為9.10小時/戶,修正比例12.90%;修正2022年度主要發電機組非計劃停運報送數量715條,較校對自查前增加227條,修正比例46.52%。
積極為電力監管提供支撐服務。編制發布《全國電力可靠性年度報告》,按季度編制印發《全國供電質量報告》。定期分析全國燃煤機組非計劃停運和出力受阻情況。完善電力可靠性監督管理信息系統、電壓合格率統計分析系統。組織編寫發電、輸變電、供電可靠性管理培訓教材。
扎實推動RCM和電力系統可靠性管理探索試點。圓滿完成以可靠性為中心的檢修策略(RCM)研究首批試點。開展RCM后評估體系課題研究,探索開展RCM成果應用分析和效益評估評價工作。穩步開展電力系統可靠性管理研究和試點,探索構建電力系統可靠性指標評價體系。開展新能源可靠性提升及核電可靠性管理體系、數據報送規范研究。
推動開展電力可靠性管理改革工作。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可靠性管理、基于實時數據的電力可靠性管理等方面的10項改革工作。編制完成《基于實時數據的電力可靠性管理工作方案》。進一步發揮可靠性指標對城市發展及電力規劃的指導作用。
二是工程質量監督工作不斷優化。
電力質監體系建設取得重要突破。配合出臺《電力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暫行規定》《電力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考核管理辦法》。配合修訂印發《國家能源局關于修訂印發火力發電、輸變電、陸上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檢查大綱的通知》,形成《新型儲能電站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檢查大綱(建議稿)》。
電力質監機構和人才建設不斷加強。強化對電力質監機構的監督指導,對部分質監機構開展工作調研和監督指導。開展制度規范的宣貫培訓。組織開展質監專業人員線上繼續教育培訓、年度考核和新增人員能力確認等工作,發布《2023年度全國電力質監專業人員名錄》。修訂發布《電力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工作及廉潔自律要求宣傳片》。
電力質監信息管理更加規范有效。增加電力質監信息系統相關功能,強化電力質監信息統計分析應用。更新發布《電力建設工程現行管理文件及技術標準名錄(2023版)》。按月編發《電力質監工作通報》,編制發布《2022年度全國電力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報告》《2022年電力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典型案例匯編》。
重點電力建設工程質監工作不斷強化。強化對重點電力建設工程的現場調研,深入了解重點難點問題并推動解決。配合開展電力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監管和質量監督專項督查,先后參加8項工程的專項督查工作。
進一步破解基層工作中的難點堵點。開展海上風電和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工程質量管理培訓,服務新形勢新業態。結合主題教育,扎實開展海上風電現場調研,形成《深入調研解決“急難愁盼” 加強海上風電工程新業態新場景質量監督》簡報。2023年,全國電力質監機構共監督一定規模以上工程9281項,共發現質量問題38.19萬項,累計完成整改閉環32.64萬項。
推進2024年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是不斷深化電力可靠性管理工作。進一步完善電力可靠性管理體系。研究制定50號令相應實施細則、監管評價指標體系等配套文件,推動可靠性管理實現從“數據信息統計發布工作”向本質提升電力可靠性水平轉變。加強電力系統可靠性管理工作落地落實。逐步完善電力系統可靠性管理工作機制,有效銜接發電、輸變電可靠性管理,并延伸至供電能力評價,推動建立以安全性和充裕性量化指標為基礎的電力系統可靠性監測評價體系。夯實電力可靠性管理基礎。推動電力企業健全電力可靠性全過程管理和重要設備全壽命周期管理機制,建立以RCM為指導的電力投資和設備檢修輔助決策機制。推進用戶供電可靠性管理探索實踐,逐步推廣配電網綜合停電計劃管理和不停電作業等技術。建立新能源可靠性監管評價和信息報送機制。加強供電質量監督管理。結合世界銀行新一輪營商環境評估體系要求,督促供電企業抓好“兩率”管控,建立供電可靠性管理長效機制,不斷優化電力營商環境。加大電力可靠性數據信息核查和發布力度。會同派出機構開展對可靠性數據信息異常或虛高電力企業的核查調研。研究建立全國供電質量分級評定機制。探索應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加強電力可靠性數據信息溯源及校核機制。持續推進電力可靠性信息系統建設。落實《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強電力可靠性數據治理 深化可靠性數據應用發展的通知》要求,積極推進基于實時數據采集的電力可靠性信息平臺建設,探索搭建與監管機構、政府相關部門等數據交換渠道。推動電力可靠性管理改革走深走實。著力解決長期制約電力可靠性管理高質量發展的問題和短板,深化改革試點工作,本質提升電力可靠性水平。
二是持續優化電力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工作。進一步完善制度體系建設。推動出臺《電力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實施程序》,修訂《電力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專業人員培訓考核暫行辦法》,擬訂《電力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檔案管理辦法》等。持續抓好新出臺制度規范的宣貫培訓。進一步構建完備的技術體系。推動出臺《新型儲能電站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檢查大綱》,研究出臺核電常規島冷卻塔質監實施導則。開展對電力質監機構的考核。按照《電力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考核管理辦法》規定開展年度考核,推動電力質監機構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升。強化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修訂質監專業人員培訓教材,組織開展質監專業人員年度考核和新增人員能力確認,發布2024年質監專業人員名錄。優化升級電力質監信息系統。更好搭建“互聯網+質監”的管理平臺,對質監全流程進行調整和完善,實現相應功能模塊的優化和升級,不斷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開展前沿電力質監問題研究。直面工程質監新情況和新問題,對標國際先進做法,研究形成相應意見建議,不斷提升服務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