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我國首個“交流改直流”輸電工程——±200千伏揚州—鎮江直流輸電工程竣工投運,提升了長江兩岸電網互聯互通能力,促進了新能源在長三角地區的優化配置。
在江蘇,電網負荷和電源總體呈逆向分布。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電源集中在長江以北地區,而用電需求集中在長江以南地區。長江以北地區的富余電能送往長江以南地區主要依靠省內的6條過江輸電通道。隨著北電南送需求的增加和長江沿岸生態保護要求的提高,新增跨江輸電通道難度較大。
“同樣電壓等級下,直流輸電比交流輸電輸送功率更大、損失更小。我們將原來的2回交流線路改造為3回直流線路,使輸電容量由原來的約50萬千瓦增加至120萬千瓦。”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建設部計劃管理處處長陳松濤介紹。除了提高輸電容量,“交流改直流”還具有穩定可靠、經濟高效等優勢。
據介紹,該工程起于揚州高郵市,止于鎮江大港新區,線路全長約110千米。目前,該工程二期和三期項目正在籌備中。三期項目全部完成后,揚鎮直流的輸電容量可達360萬千瓦。
下一篇:寧夏電力發電量突破300億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