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疆電科院研發的省級配網數字化管控平臺已覆蓋新疆電網的全部配網線路和設備,可以通過融合分析多元數據自主發現配網異常問題,輔助診斷異常原因,給出治理優化策略,推動配網業務管控數字化轉型。
2月15日至18日,新疆出現新一輪寒潮天氣。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高電壓設備研究所配電技術室專責程俊文通過省級配網數字化管控平臺查看寒潮、暴雪天氣期間配網故障情況,第一時間向相關供電公司各級管理人員、設備主人推送中低壓故障停電情況。
省級配網數字化管控平臺是新疆電科院依托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電網資源業務中臺研發的配網數字化“智能管家”。它可以通過融合分析多元數據自主發現配網異常問題,輔助診斷異常原因,給出治理優化策略,實現配網精益管控,推動配網業務管控數字化轉型。
數據集成,配網常規業務線上流轉
目前,新疆電網共有公共配網線路7110條,總長度達15萬千米;配電變壓器數量超過9萬臺,設備體量較大、覆蓋面廣。
為了進一步強化配網管控能力,國網新疆電力推行配網三級分層分級管控模式,按照一張圖掌控配網的建設目標,組織新疆電科院研發省級配網數字化管控平臺,以數據驅動配網全業務精準管控,滿足各級配網管理人員的管理需求。2023年3月,該平臺上線試運行,當年11月底正式上線。
省級配網數字化管控平臺遵循新一代設備資產精益管理系統(PMS3.0)“三區四層”的技術架構,橫向貫通生產控制大區、管理信息大區、互聯網大區,縱向覆蓋感知層、網絡層、平臺層和應用層,通過電網資源業務中臺實現設備狀態實時感知和預警;依托數據中臺實現跨專業的數據融合與關聯,實現“線-變-戶”全鏈路信息貫通。同時,新疆電科院為平臺開發了針對配網各類異常情況的大數據分析算法,實現配網異常智能診斷與輔助決策。
目前,省級配網數字化管控平臺已接入新疆電網的全部配網線路和設備,日均訪問量超過1500人次。新疆電科院圍繞配網運行、配網檢修、供電可靠性、配電自動化和配網優質服務等5大類配網業務,為平臺開發上線31項功能,實現配電變壓器異常管控、供電質量問題管控、頻繁停電預警等13項配網常規業務線上流轉。
“疆電秒感”,自動預警配網異常
“與以往只能在故障發生后再處置相比,平臺可以實時監測配網運行情況,自動預警潛在異常問題并派發工單提示,推動配網運行管控效率提升30%。”新疆電科院高電壓設備研究所配電技術室主管宮瑞邦說。
“疆電秒感”配網管控微應用是新疆電科院針對配網故障研判和處置,專門在省級配網數字化管控平臺上研發的微應用。該應用結合電網一張圖、營銷用電信息采集系統、配電自動化系統和供電服務指揮系統等,具備配網故障停運實時監測、故障信息精準推送、搶修進度實時掌控等功能,助力各運維單位及時消除潛在配網異常風險。
平臺監測到異常時,會結合線路檢修等操作類信息排除非故障停電線路,自動選出疑似故障線路,再根據線路遙測采集數據匹配線路電流故障數據特征,研判校核疑似故障線路是否真的發生故障。如果故障確實發生了,平臺能夠準確定位故障區段,并向相關運檢單位推送告警信息,縮小故障排查范圍。
平臺還可自動分析故障數據,生成重復故障線路、配電變壓器清單,其中線路、設備重復故障次數和區域重復故障總數等信息一清二楚。“平臺還會生成標簽,跟蹤監測此類線路和設備。供電公司也會根據平臺的分析開展重點治理。”宮瑞邦說。
精準推送,提升保供電水平
近期寒潮期間,國網新疆電力通過省級配網數字化管控平臺加強對政府、醫院、學校、滑雪場等重要客戶配電線路運行情況的監測和預警,保障惡劣天氣下電力安全可靠供應。
針對重要客戶保供電,新疆電科院為省級配網數字化管控平臺開發了新疆電網保電查詢功能模塊。該模塊整合了95598工單、調度運行等多源數據,錄入了676個重要客戶的“一館一冊”資料,能夠直觀展示重要客戶供電方式、應急電源配置等情況,實現重要敏感客戶停電秒級感知,明顯提升配網保供能力。
同時,國網新疆電力依托該平臺建立配網應急響應工作機制,應急響應期間由平臺通過短信、“i國網”APP推送將重要客戶停電信息精準推送至設備主人和各級管理人員,便于各相關方及時掌握設備運行情況,主動作為,提前開展故障排查和設備搶修。截至2月底,該平臺累計發布配網中低壓異常信息5101次,完成了17008份配網線路故障分析報告線上審核,發現了11213臺配電變壓器的運行異常,助力國網新疆電力配網供電保障能力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