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實現了大電網與微電網的數據貫通,做到了電網資源的可觀、可測、可調、可控。
2 提出了“縣域-平衡區-線路-臺區”的泛微網架構體系,并在技術和工程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3 開發了微網“一鍵”遠程控制并網與離網的運行模式,提升了偏遠電網的局部調控和獨立運行能力。
4 生成了年、月、日、分鐘級時間尺度下的電網控制策略,對水電、光伏資源合理調配,提升綠電供應率,降低電力碳排量。
為什么要建景寧“綠電100%泛微網”?
景寧具備綠電泛微網落地的先天優勢:生態資源豐富是景寧的金名片,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景寧縣已形成以水電為主、光伏發電為輔的清潔能源供電格局。景寧縣清潔能源發電量是用電量的2.1倍,在總量上具備縣域長時間100%綠電供應的條件。綠電泛微網也能有效破解山區電網轉型升級的共性問題。
景寧地處浙西南山區,電網運行環境復雜,經常受到雷暴、強風、山洪等自然災害影響,電網防災減災能力較弱。且電網供電半徑長,山區線路運行維護成本高,供電可靠性亟待提升。
景寧雖然在總量上具備了縣域長時間綠電供應的條件,但是清潔能源發電“看天吃飯”,具有很大的隨機性,而且清潔能源發電與用戶用電存在“時差”,這導致了景寧電網白天向外大量輸出清潔能源,晚間又要從外購電供用戶使用,“一進一出”間增加了電能損耗,電網運行效益亟待提升。
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可靠的電力供應,綠電泛微網具備高可靠、高承載、高自愈、高彈性等特點,是電網發展與地方經濟協同融合的最優解。
上一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