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度和廣度重塑千行百業、重構未來競爭格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
作為能源領域的關鍵基礎性企業,南方電網公司近年來積極擁抱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在央企中率先開展自主可控“電力+算力”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利用電力行業人工智能創新平臺開展“賽馬”、廣泛鋪開AI示范應用場景建設,推動技術創新與業務深度融合,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以數字化綠色化協同促進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助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不斷夯實
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關我國能否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的戰略問題。南方電網公司立足行業需求,戰略性布局人工智能發展,搶占技術制高點。2018年,公司發布《人工智能與業務發展深度融合專項規劃》,明確推動人工智能在關鍵領域和重點業務的率先突破。
大數據是人工智能的基礎和核心。一切人工智能算法的學習都離不開訓練樣本數據,特別是以數據驅動為基礎的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算法,數據的全面性、完整性對學習的效果至關重要。
南方電網公司響應國家發布的《關于促進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等多份指導性文件要求,積極擴大數據資源供給,在輸配電、營銷、人資、安監、數字化等7個業務域構建28個企業級人工智能數據集,成為國家高質量數據集建設示范單位。
平臺是應用落地的基礎。2023年9月,南方電網公司對外發布了基于MaaS(模型即服務)架構的全國產化電力行業人工智能創新平臺。訓練平臺是算法研發的工場,可以提供型樣本集、模型管理、訓練環境、業務場景落地等一站式人工智能服務。
算力與算法的協同發展是驅動人工智能的關鍵。目前,南方電網公司國產化算力規模達到280PFLOPS,實現國產算力、學習框架和算法模型的全系列適配。在貴州,貴州電網公司信息中心緊抓算力升級機遇,通過自建算力中心、優化資源調度等多項措施,國產化算力占比達60%。
2024年,南方電網公司啟動《人工智能發展規劃(2024-2026)》,建立“AI飛輪”模型自動更新迭代機制,推動全網“云、邊、端”AI模型全面接入,模型服務超2000個。目前,公司已具備電力人工智能全產業鏈研發和集成能力,為行業發展筑牢根基。
“人工智能+”行動全面鋪開
電力生產場景豐富、數據量大、AI應用需求急切。從6年前舉辦國內首屆電網調度AI大賽,到2024年舉辦全國首次覆蓋輸電、變電、配電、安全管理等生產領域的人工智能大賽,競賽主題從傳統負荷預測到28類電力生產運行場景辨識,推動電力AI生態圈不斷發展壯大。近年來,南方電網公司依托海量數據、豐富場景的優勢,持續推動AI與業務深度融合,挖掘AI更高價值。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人工智能+”行動,南方電網公司以此為契機,結合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需求,以多個國家重點任務為抓手,牽引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深入開展“AI+行動”計劃,在生產、營銷、規劃等多個業務域廣泛鋪開應用場景建設,顯著提升了智能化水平和運營效率。
在配電網規劃方面,公司運用大模型技術,實現負荷智能切割、新出線智能并網等功能,方案準確率≥95%,顯著提升規劃質量和效率。“我們在系統上搜索北部片區鄧西線,系統自動診斷到饋線有重載和不可轉供電問題,輸出了兩個方案,并以地圖可視化的方式展現了出來。”佛山供電局電網規劃中心主管周龍州介紹,配電網規劃方案智能生成系統模塊顯著提升了配電網規劃的質量和工作效率,成為了大家的“得力助手”。
智能巡視體系日臻成熟。如今,在廣東電網,超過八成的輸電線路缺陷是由AI發現的。“目前廣東電網機巡覆蓋率達90%,無人機每天可采集影像近40萬張。”廣東機巡管理中心工程師郭錦超介紹。
“供用電合同自動生成RPA機器人”“客服工單分析機器人”“數字員工RPA機器人”……在行政辦公、營銷服務等多個領域,來自基層單位、一線員工的人工智能創新場景不斷涌現。
AI賦能,提質增效。南方電網公司大力推進“機巡”作業,輸電線路巡視效率提升4倍,數據處理效率提升12倍,缺陷識別準確率提升28%。2024年,公司輸電線路自主巡視超200萬千米,機巡業務占比達77%,變電站智能巡視替代率超75%,效能提升50%以上。
全面支撐“電算協同”發展
隨著全球能源格局加速演變,能源安全與低碳轉型面臨新挑戰。人工智能與能源電力的融合發展,不僅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領域,更是我國贏得全球科技競爭主動權、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所在。
助力“東數西算”工程。南方電網公司積極融入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建設,全面布局“3+1+X”數據中心集群建設,將南方能源大數據中心落戶貴州貴安新區,推動算力與電力的深度融合。
2024年8月29日,在貴陽市舉辦的2024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南方電網公司聯合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了《電算協同行動計劃》,明確了通過電力與算力深度融合,構建電力與算力協同規劃、建設、調度、交易的新基建模式。
在此次交流活動中,南方電網公司舉辦了首批電力數據產品集中上架儀式,共有17款覆蓋綠色低碳、城市治理、金融服務等領域的產品上架至多個數據交易平臺,推動構建統一開放的數據要素市場。
打造“電算協同”新范式。南方電網公司通過貴安算力集群開展電算協同研究項目,重點在配供電規劃優化、電算協同調度、新型算力裝備研制等方面取得突破。該項目利用綠色電力支持數據中心集群高效運行,推動算力能效提升。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針對極端災害場景下的新型電力系統風險防控需求,公司構建電網薄弱點自動前瞻計算及應急決策智能體,實現在線風險動態推理與秒級決策。同時,面向新能源場站、微電網等場景,公司基于自主研發的AI優化算法,支撐零碳能源供給與消納,推動零碳島建設與產業轉型升級深度融合。
南方電網公司以人工智能技術為引擎,推動能源電力行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與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提供了有力支撐。未來,公司將繼續深化人工智能與能源電力的融合創新,助力我國在全球科技競爭中贏得主動權,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更多力量。
上一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