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電力仍是稀缺品。
拉閘限電近期屢上熱搜,但事實上限電并不罕見。
自十一五開始,中國便已實施國家能耗強度約束制度,2015年力度進一步加大,開始實行能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的能耗雙控。
為何今年拉閘限電這類能耗控制措施的討論度尤為熱切?
綜合各方分析來看,國家正在不斷加碼能耗雙控政策,而動因方面不得不提到碳中和。中國向世界做出了承諾——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簡稱雙碳目標)。
問題的解法不只一種,除了開源,更要節流,拉閘限電便是在用電側節流,然而相較這種一刀切式的做法,大華股份將節能減排思路融入智慧用電解決方案中,方法更緩和、更常態化、也更有利于持續實現雙碳目標。
億歐有幸采訪到大華股份企業業務智慧建筑解決方案總監程文峰,一同探討大華股份智慧用電解決方案如何踐行雙碳目標?從傳統安防到視頻物聯,大華股份近年來不斷拓寬賽道,它將如何在智慧用電這個新賽道上為客戶創造價值?
用電側節能減排難做但緊急如果要做電的生意,可以從五大環節入手: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這其中用電是最難做的。
原因在于前四者的目標客戶十分明確,發電廠、電力公司、輸配電公司等,資金充沛且采購需求確定,而一旦到了用電環節,各行各業都會用電,用戶分散、場景眾多導致需求高度碎片化,將很難用標準化的產品去解決需求。
因此縱觀市場上一眾智慧解決方案,會發現電力解決方案居多,用電解決方案極其少見,電力解決方案中通常會提及用電環節,但往往止步于智能表計這種淺層應用。
觸及不到深層利益,用戶就沒有動力去采購,更不必談及主動去建設方案。
必須承認,當前用電在用戶和服務商心中存在感都不高。這也是為什么碳中和一經提出,光伏、清潔能源發電、儲能等企業備受市場關注,用電服務領域卻呼聲寥寥。
然而,在節能減排這件事情上,用電側比發電等供給側更急切。
根據Choice數據,近一年來國內全社會用電缺口呈現不斷擴大趨勢,在今年夏季用電高峰期6月-8月,用電缺口當月同比增長最高達6倍以上。
電力供不應求,生產、生活都將受到影響,當前拉閘限電導致的停產、停工問題都還只是冰山一角。
如何破局?
供給側解決不了的問題,不如由需求側自己解決。
隨著雙碳目標提上日程,各行各業或主動、或被動都已開始節能減排。
不過,長期以來企業等用戶對用電環節重視程度不夠,管理模式落后,甚至大多數企業都沒有專設部門負責用電管理。因此,企業自主開展節能減排成本高且見效慢,亟需TO B服務商介入用電環節,打造貼身方案。
程文峰表示,雙碳目標關乎氣候變暖等全球大事,更關系中國作為全球碳排量最高國家的國際責任,大華股份愿意積極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打造智慧用電解決方案,幫助用電側節能減排。
此外,從用電環境來看,企業用戶用電必然離不開所在樓宇建筑或園區的整體用電。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數據,若以產業為劃分標準,僅建筑業的碳排放,就會占到所有產業的52.9%,所以打造綠色節能建筑成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一環
作為大華股份企業業務智慧建筑解決方案總監,程文峰無疑成了公司開展智慧用電業務的最佳選擇,2020年公司迅速組建團隊,重點開展智慧用電解決方案業務,他們具體做了哪些探索?
切入高耗電場景賦能百業切入樓宇建筑和園區的高耗電場景,實現綠色節能建筑智能體,是大華股份智慧用電解決方案的精髓。
首先,減少建筑物在使用維護中的能耗,緩解能源危機;其次,減少能耗的同時,為員工提供舒適、環保的工作或居住環境;最后,打造綠色生態,節能低碳的可持續發展園區建筑,并以綠色園區、綠色建筑建設為牽引,拉動綠色城市建設,減少城市發展對地球生態的影響。
以大華股份總部園區為例,該園區每年電費支出達千萬級,空調、照明電費支出占比近50%。通過實施智慧用電解決方案,空調、照明兩大場景節電率已整體達到30%左右。
空調、照明、電梯都是‘耗電大戶’,大華股份以節能降耗為出發點,針對各個場景都開發了智能化應用。 程文峰向億歐詳細介紹每個場景下的智慧用電解決思路。
針對空調用電,通過在空調上接入物聯網設備,大華股份搭建了空調智能控制系統。該系統可以根據樓層位置、溫度環境等制定合理的空調調控計劃,結合樓宇建筑使用時段、用戶使用習慣等,進行智能調節溫度和風速、自動關停等。
針對照明用電,大華股份結合人體感應、光照感應等感知技術,做到了人走燈滅、環境聯動、新風系統自動調節等精細化管理,相較傳統人力部署和機械應對模式,極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智能化程度。
針對電梯用電,大華股份根據電梯使用高低峰期進行分時段管控,在保障電梯滿足運載需求的同時,盡可能降低了運行能耗。
從場景應用不難看出,大華股份的智慧用電解決方案中,感知、聯動、分析、決策等智慧化能力貫穿其中,這些恰恰就是大華股份作為視頻物聯廠商的核心技術優勢。
(圖片來源:大華股份)
在具體方案打造上,大華股份采用模塊化思維,基于ICC物聯網平臺和云睿平臺,實現了軟件組件的靈活復用。
靈活意味方案能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復用意味方案成本能得到控制。由此,大華股份的智慧用電解決方案得以滲透到金融、文旅、教育等諸多行業中,賦能千行百業節能減排。
可見,從技術路線上,智慧用電解決方案完美沿襲了公司的物聯網思維和平臺優勢。
但在業務實際落地中,無論是大華股份的傳統安防業務,還是近年來轉向的視頻物聯業務,都和用電服務存在明顯差異,這種差異是好是壞?
整體方案助客戶數字化轉型有差異,就有協同。
大華股份將差異融合進了園區整體業務中,在打造一個園區建筑智能體時,將用電業務和其他智能化業務體現融合,打包交付給客戶。
用電算得上是千行百業的底層場景,即便和消防、辦公等應用存在差異,協同效應卻極強。
以用電和消防的協同為例, 公開資料顯示,電氣火災高居所有火災比例之首,在經濟發達地區電氣火災占比達40%,重大火災中電氣火災占比更是超過70%。
程文峰表示,大華股份很早就有智慧物聯網消防業務,可以利用各類物聯網傳感器監測火災,智慧用電業務與消防一經融合,可將各類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極大提升消防預警效果。
以用電和辦公的協同為例, 大多數電力浪費其實和人的不良使用習慣有關。通過將智慧用電模塊加入智能會議室等應用中,大華股份做到了根據會議室有無人員使用,自動調節開閉,還可以根據員工對溫度的設置習慣,自主調節溫度。如此,既能最大程度保障辦公需要,又能降低空調電力浪費。
對于企業客戶而言,用電和消防、辦公等業務的協同為其帶來了良好的使用體驗,同時還降低了搜尋成本和執行成本,智慧用電的加入,進一步推動了企業全面數字化轉型。
當前,數字化轉型是所有企業的必答題,其終極目標指向全價值鏈、全管理環節轉型,用電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基座,轉型越早越好。
大華股份的整體解決方案中,用電環節數據能與其他企業經營管理數據相互打通,共同支撐高層決策。這意味著在高耗能或存在節能需求的企業中,管理者能夠以更科學、量化的方式,隨時掌控能耗數據,將節能減排融入日程經營管理之中,循序漸進地踐行雙碳目標。
碳中和背景下,用電側節能減排刻不容緩,大華股份瞄準樓宇建筑和園區的高耗電場景打造智慧用電解決方案,為用戶節能減排遞送利器。隨著智慧用電和智慧辦公、安消融合、運維管理等一同交付至用戶手中,用戶全面數字化轉型將再上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