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浙江湖州供電公司研發應用電纜溝非貯壓超細干粉主動滅火系統——為電纜配備專屬“消防員”
//作者:
姚羽霞 戴則維
“消防主機無異常報警信號,電纜運行正常。”10月1日,在220千伏昆侖變電站,浙江湖州供電公司變電運維中心人員在主控室檢查變電站電纜運行情況。
變電站內電纜密集、縱橫交錯,一旦電纜起火,火災容易迅速蔓延。傳統電纜溝防火手段主要以設置防火墻、涂刷防火涂料以及加裝防火槽盒等被動阻燃方式為主,無法在電纜火災早期主動預警。如何保障電纜消防安全?2月,按照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部署,湖州供電公司自主研發了電纜溝非貯壓超細干粉主動滅火系統,給處在地下的電纜配備24小時在崗的貼身“消防員”,實現電纜火災早期預警和主動滅火,提高了滅火效率和精度。
電纜溝非貯壓超細干粉主動滅火系統主要包括纜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器、非貯壓超細干粉滅火裝置、控制箱等硬件設施。湖州供電公司以60米為一個區段劃分變電站電纜溝,在每個區段安裝3到5組非貯壓超細干粉滅火裝置,并敷設兩組火災探測器。
當電纜溝內發生火災、火災探測器發現溫度異常時,會向變電站內消防主機發出火災報警信號。消防主機啟動現場聲光警報,運維人員可根據聲光警報位置迅速鎖定異常部位,及時采取措施。當一個區段內兩組火災探測器同時發出警報時,該分區內超細干粉滅火裝置會根據消防主機信號動作,迅速噴灑干粉,避免火情擴大。
如果火勢發展較快,超細干粉滅火裝置難以撲滅明火,智能消防機器人就會按照值班人員指揮,前往相應位置滅火。4月28日,在220千伏揚子變電站,湖州供電公司員工遙控智能消防機器人開展消防演練,在短短兩分鐘內成功撲滅變電站火災。
智能消防機器人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雙目深度相機,通過多傳感器融合感知技術,能夠自動識別火焰,精準確定火災發生的位置。它搭載了節流增壓水炮和干粉噴灑裝置,可以舉高、旋轉水炮和干粉噴灑裝置,壓制高處火情。此外,它具有爬坡、越障能力,能夠在坡道或坑洼路面前行,在高溫環境或火災現場還可以通過自噴淋裝置降低車體溫度。
“我們可以通過遠程遙控,讓機器人代替消防救援人員進入有易燃易爆氣體、有毒、缺氧、有濃煙等的高危現場進行探測和滅火,提高變電站消防安全水平。”湖州供電公司變電運維中心員工黃煜軒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