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1夜夜人人揉人人捏人人添,欧美高清性爱日韩,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一秋霞

歡迎訪問 CPEM全國電力設備管理網!
官方微信|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cpem標語
   
頂部動圖
智創獎
  • 金智信息
  • 國電南自
  • 深圳普宙
  • 聯想
  • 國網信通
  • 艾睿光電
當前位置:首頁 > 智能發電

國網西北分部創新探索適應新能源發電高占比電網的電力市場機制

2024-08-13分類:智能發電 / 智能發電來源:國家電網報
【CPEM全國電力設備管理網】

7月12日,±800千伏陜北—湖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配套電源清水川電廠二期6號機組結束168小時試運行并正式簽約向湖北送電,該工程在用電高峰時段實現600萬千瓦滿功率送電。至此,今年迎峰度夏期間,西北電網全部7條特高壓直流通道均在高峰時段實現按中長期限額滿功率送電。

西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陸上風能和太陽能富集地區。“十四五”時期我國重點發展的九大清潔能源基地中有四個位于西北地區。西北電網是“西電東送”戰略的重要送端,年跨區外送電量占國家電網經營區各區域電網年跨區外送總量的近一半。近20年來,西北電網先后建成“西電東送”跨區直流通道11條,累計外送電量突破2萬億千瓦時。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西北分部堅決貫徹落實公司部署,深入挖掘跨區跨省直流通道送電潛力,創新電力市場交易手段,推動綠電惠及更多地區,為保障能源安全、促進能源轉型持續貢獻力量。

堅持政企協同網源協同

扛牢電力保供責任

5月,公司召開2024年迎峰度夏電力保供暨防汛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國網西北分部按照會議部署,強化資源統籌,深挖特高壓直流等跨區跨省通道送電潛力,最大化利用區域保供資源,實現電力余缺互濟、精準錯峰;充分發揮電力市場機制作用,做好中長期交易合同的簽約、履約,用好省間現貨市場,擴大綠電綠證交易規模。

6月13日,國家能源局西北監管局與國網西北分部在陜西西安共同舉辦西北電網2024年迎峰度夏政企協同、網源協同工作會議。西北五省(自治區)能源主管部門、電網企業、大型發電集團及骨干電廠代表參加會議。國網西北分部聯合五省(自治區)電力公司就電力保供工作進行專題匯報,獲得大力支持,凝聚各發電企業保供合力,在做好區內保供的基礎上挖掘電力外送潛力,全力支援區外用電。

新能源發電具有清潔綠色、邊際成本低的優勢,但其發電出力受氣象因素影響大,當前技術經濟條件下,僅依靠新能源難以提供持續穩定的電能,需要發揮大電網資源統籌作用,保障跨區直流的穩定可靠送電。

“通常單條特高壓直流通道的年外送電量在400億千瓦時左右,相當于甘肅省全年用電量的三成。這樣大規模的省間送電如果隨新能源發電出力的波動變化,無論對送端還是受端電網來說都是很大挑戰。”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市場交易六部主任孫驍強介紹,“通過將直流配套新能源發電與配套火電打捆組織交易,優先調用配套火電去平衡新能源發電出力波動,不足部分通過市場機制調用西北電網其他調節電源進行補充,就可以保障跨區直流高效穩定外送。”

自2014年我國首個“風光火”打捆外送的直流輸電工程——±800千伏哈密—鄭州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投產以來,西北地區陸續建成7條特高壓直流通道。2023年,西北電網通過“風光火”打捆實現3173億千瓦時電能外送,其中新能源電量達857億千瓦時。今年6月以來,西北電網最大跨區外送電力達5726萬千瓦,較去年同期增送1616萬千瓦,增長39.3%;累計簽訂迎峰度夏期間中長期外送合同電量107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有力支撐全國電力保供大局。

接下來,西北電網還將建成隴東—山東、哈密北—重慶、寧夏—湖南、陜北—安徽等特高壓直流通道,電力外送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建立中長期彈性交易機制

適應新型電力系統平衡特性

西北地區地域遼闊,新能源發電裝機占比高,一次能源資源和用電負荷的時空差異性大,各省份間電能余缺互濟潛力巨大。

“近年來,我國社會用電需求持續快速增長,常規電源裝機增速放緩,多省份最大用電負荷已接近或超過常規發電裝機,用電晚高峰時段的系統保供裕度高度依賴新能源發電,電網供需平衡呈現概率化的特點。”西北電力調度控制中心調度計劃處處長張小東介紹,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深入推進,新能源將逐步從裝機主體轉變為電量主體,電力系統平衡概率化特性將進一步增強。

國網西北分部堅持創新引領,深入研究新型電力系統下電網平衡特點變化,挖掘全網分區域新能源發電在中長期時間尺度下的概率統計特點,創新提出中長期彈性交易機制,促進中長期交易保供“壓艙石”作用有效發揮。

“中長期時間尺度下,晚高峰風電出力存在較強的不確定性。高峰時段各主要送電省份為確保省內供電可靠,外送電合同簽約意愿不強,影響省間互濟作用發揮。”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市場交易六部二級專家祁小芳介紹,“我們創新中長期彈性交易機制,允許購售雙方在交易公告中事先約定交易彈性觸發條件及調整規則,消除送端省份保供顧慮。同時,提前鎖定一定交易電量,降低保供壓力較大省份在短期市場高價購電的風險,保障省內用電‘量足價穩’。”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西北電網完成新能源省間市場化交易電量56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5%,占國家電網經營區新能源省間市場化交易電量的50%。

目前,西北區域75%的省間交易電量通過彈性交易機制達成,在實現省間高質量互濟互保、促進能源綠色轉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國網西北分部計劃依托交易統計數據分析,制訂完善彈性交易量化評估標準,進一步提升彈性交易適應度,促進中長期交易高比例簽約履約。

創新“能量換容量”交易品種

實現省間高質量互濟互保

“傳統以常規電源為主的電力系統在各時段的供電邊際成本變化不大,而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加快建設,新能源發電‘日盈夜枯’特征影響加劇,電能商品時間價值逐步凸顯,省間交易逐步要求全天分不同時段簽訂送電電力和價格曲線。”青海電力交易中心董事長田海青分析。

西北電網各省份能源結構存在較大差異。比如,青海作為傳統水電大省,近年來受流域來水偏少影響,省內水電可發電量下降;陜西是典型的火電大省,受省內常規電源裝機不足影響,全省在高峰時段電力供應偏緊,但在其余時段發電有富余。

國網西北分部堅持系統觀念,深入挖掘省間資源優勢互補、余缺互濟潛力,發揮大電網資源優化配置作用,創新“能量換容量”交易品種,有效提升區域資源統籌能力,實現高質量省間互保互濟,保障跨區直流穩定送電。

“‘能量換容量’交易品種就是‘電量’與‘電力’之間的交易。”祁小芳解釋道,“青海的黃河上游梯級水電的水庫具有優質的長期調節能力,我們在夜間用電低谷組織陜西富余電量支援青海,可以節省發電用水,蓄高水庫水位用來在高峰時段‘激活’水電機組發電能力,再組織青海高峰時段富余電力支援陜西,實現送受端省份電力保供‘雙贏’。”

“去年,‘能量換容量’交易品種幫助我們提前鎖定了50億千瓦時保供電量,有力支援了青海電力保供。同時,青海發電企業在高峰時段支援周邊省份,也在服務電力保供大局中發揮了作用。”青海省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說,“有了去年的良好示范,今年‘能量換容量’規模繼續擴大,青海在年度市場上簽約低谷購電量105億千瓦時,同時高峰時段支援甘肅、陜西等省份最大電力40萬千瓦。”(原博 賀元康 孫驍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國電力設備管理網  ? 2016 版權所有    ICP備案號:滬ICP備16049902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