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15時18分,長安益陽發電有限公司2×100萬千瓦擴能升級改造項目5號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試運,正式投入高效生產運營。陜煤集團副總經理宋召軍出席該機組生產交接活動。
長安益陽公司5號機組是集團公司投產的第一臺百萬千瓦等級燃煤發電機組。試運期間,機組主輔設備運行安全穩定,電氣及熱控保護、自動、儀表投入率100%,汽水品質合格率100%,機組平均負荷率99.2%,主要污染物指標排放值均優于國家超低排放標準,達到國內同期同類型機組參數最高、經濟技術指標最優水平。
該機組一舉刷新湖南省煤電建設項目最快并網發電紀錄,較批復工期提前2個月實現投產發電;順利通過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工程建設項目驗收,實現基建安全“三零”目標;深耕“四種經營理念”,項目動態投資預計較批復初設概算節省超5億元;踐行“四個一流”,全力打造電力建設行業標桿,積極助力集團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鐘姍瑛 陳浪飛)
該公司百萬機組技術指標優勢
Part.1三項世界紀錄
1百萬濕冷機組項目中首次釆用兩機一塔高位收水技術,冷卻塔高度242.4米,基礎零米直徑182.78米,單塔淋水冷卻面積22500平方米,三項參數均創世界紀錄。
Part.2四個首次應用
1首次釆用鋼管混凝土V字柱支撐自然通風高位收水塔技術,節約材料、縮短施工周期。
2首次按照18%BMCR負荷深度調峰設計,大幅提升機組深度調峰及靈活運行能力。
3首次采用前置泵不同軸布置雙機回熱技術,熱耗降低25千焦/千瓦時,廠用電率降低0.76%,長度縮短6.23米,有效提高運行穩定性和經濟性。
4首次將蛇形立式高加全部布置在鍋爐鋼架上,顯著節約土地和高強度合金管道材料,高加溫升速率10℃/分鐘,遠高于常規3℃/分鐘,進一步提升運行調節靈活性。
Part.3十大技術創新
1.六機一控
采用一個集控室控制六臺發電機組技術,實現更精細的能源管理和調度,生產過程更加流暢高效,進一步提高設備運行管理水平。
2.APS一鍵啟停
采用機組自起停順序控制系統(APS),可自動執行機組啟動、停止步序,汽輪機暖缸結束至沖轉定速3000轉,用時較常規縮短60%以上,整體提升了機組自動化水平和安全可靠性。
3.深度余熱利用
采用空預器旁路加低低溫省煤器的深度余熱利用技術,機組熱耗降低70千焦/千瓦時,單臺機組每年可節約燃料超10000噸標煤。
4.超凈排放
采用高效煙氣污染物協同治理技術,煙塵、SO2、NOx濃度分別小于5、20、30毫克/標準立方米,優于國家超低排放限值要求。
5.十二級回熱
采用先進的十二級回熱系統技術,提升熱效率,降低機組熱耗。
6.一級能效
全廠變壓器和電動機采用一級能效產品,可節約電能損耗20%。
7.5G+智慧電廠
采用5G+CPE+UWB技術,實現全網覆蓋,貫穿項目建設各階段,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示范。
8.多種先進節能技術
在輔機中廣泛應用高低速、變頻、永磁調速、永磁直驅等多種先進節能技術,節電率可達到20%至60%。
9.三煙道擋板調溫
采用大容量三煙道擋板調溫技術,調溫偏差不超過±4℃,偏差率降低25%,機組煤耗降低2.1克/千瓦時,年收益可增加700萬左右。
10.廢水零排
全廠廢水處理后全部回收利用,實現零排放,年均耗水指標(夏季)僅為0.429立方米/吉瓦秒。
上一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