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標準化是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抓手。黨中央、國務院頒布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把“推動標準化與科技創新互動發展”作為首要任務進行部署。
圍繞“科研-標準-產業”“三位一體”總體原則,形成“三全五型”式體系框架;通過創新要素的聚合耦合,促進要素資源配置和融合聯動,加強科研成果向標準轉化,推動標準在工程示范中應用;創新提出“內融外聯”等多項動力機制……2022年,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在央企中率先發布《促進科研與技術標準互動發展的指導意見》。此后,公司利用兩年時間優選18家基層單位,組織完成兩批次促進科研與技術標準互動發展試點,持續推動理論創新和機制創新,探索形成具有國家電網特色的科研與技術標準互動發展新模式、新路徑。
加強理論創新,夯實科研與技術標準互動發展基礎
公司持續開展科研與技術標準互動理論方法研究,通過全要素耦合、全鏈條互動、全過程評價,推動科研標準同向發力。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需要構建科技創新全要素聚合體。公司聚合各類創新要素,營造開放、合作、協同的耦合關系,實現全要素統籌管理、各類資源優化配置,提升科研與技術標準互動整體效能。國網山東電力盤活國內、國際兩方面資源,依托能源行業電力機器人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打造電力機器人國內專家智庫,借助國際電工委員會電力機器人技術委員會廣納研發人才,緊密對接國際技術前沿開展聯合攻關,推動電力機器人領域創新鏈、標準鏈、產業鏈融通發展。國網湖南電力搭建政產學多方共研體系,推動成立全國首家政府搭臺的省級新型電力系統聯合研究中心,主導籌建湖南省新型電力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形成新型電力系統科研與技術標準協同推進的新格局。
公司梳理科研、標準、工程三條管理鏈路,開展流程分析和路徑優化,明確協同目標、互動方法和輸出成果,以全鏈條互動科學構建實施路徑,實現項目研究與標準編寫各環節全流程對接。國網上海電力融合運用同步法、耦合法、動力法打通三鏈互動發展堵點,推動“項目、標準、專利、人才、實驗室、平臺”一體化規劃和集群式管理,形成科研標準互動發展實施指南,并在超導、虛擬電廠等重大示范工程中深度應用。國網經研院依托科技項目申報指南、年度科技項目、工程科研專題等多種研究形式,以技術標準驗證實驗室為載體,梳理標準與科研、獎勵、實驗互動流程,建立68個關鍵對接點,構建“科研-標準-工程-驗證”全流程對接模型。
公司通過識別科研與技術標準互動全流程關鍵管控節點,科學設置量化評價指標,構建“規劃-立項-研發-應用”全生命周期評價方法,以全過程評價精準量化互動成效,強化對各環節實施效果的量化評價能力。國網江蘇電力構建科研與技術標準互動綜合評價模型,設置“多維需求、就緒水平、節點互動、試點成效、轉化應用”等5個方面13類評價指標,開展科研與技術標準互動各環節和整體過程分析,實現科研與技術標準互動成效的科學量化評估。
推動機制創新,積蓄科研與技術標準互動發展動能
公司聚焦實驗室、項目、人才等關鍵資源,創新工作機制,優化互動流程,驅動科研攻關與標準編寫互動,不斷增強科研與技術標準互動發展動力。
公司圍繞新型電力系統技術創新與標準編寫需求,建立試驗驗證與標準互動支撐機制,加強實驗室標準驗證能力建設,提升實驗平臺對科研與技術標準互動的支撐能力。國網河南電力對配電設備一二次聯合檢測技術標準驗證實驗室等3個技術標準驗證實驗室配套安排標準驗證科研專項,滿足生產一線標準試驗驗證需求。國網智研院發揮實驗研究和標準驗證實驗室的綜合優勢,在標準預研階段開展標準核心參數和關鍵指標的科學性、適用性、可行性預校驗和預評估,提升標準立項申請的綜合質量。
科技成果只有同國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場需求相結合,完成從科學研究、實驗開發、推廣應用的“三級跳”,才能真正實現創新價值、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公司研究建立科技項目形成標準成果的統計分析模型和科技項目各環節標準轉化評估機制,形成一套推進科技成果向技術標準有效轉化的“國網方案”,加速關鍵核心技術成果高質量推廣應用。南瑞集團圍繞能源轉型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著力推動標準多維深度融合,建立技術標準與產品研發、生產測試、實驗驗證等業務流程的常態化融合機制,推動科技成果向技術標準轉化,提升技術標準對科研產業發展的支撐能力。國網甘肅電力開展成果轉化技術服務中心建設,發布科技成果轉化推廣目錄清單,推進具有自主原創特色的科技成果、標準成果市場化應用,實現“科研成果-技術標準-市場化”三級躍升。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公司強化科研與技術標準復合人才培育機制,統籌科研人才整體布局,創新人才選育舉措,優化人才激勵機制,著力打造既懂專業又懂標準的復合型人才梯隊,激活內生發展動力。國網北京電力建立標準貢獻激勵機制,對牽頭編寫高等級標準的團隊配套科研項目,對標準編寫人員給予獎勵、榮譽等激勵措施,在國際標準立項、發布兩個階段均給予績效獎勵。國網遼寧電力加強標準與科普資源宣傳互動,依托全國計量文化和科普資源創新基地,舉辦“計量助力中國式現代化”計量展,出版《小電表大智慧》《智能量測量通信協議——從概念到應用》等系列科普讀物。
強化模式創新,開辟科研與技術標準互動發展路徑
在理論創新和機制創新基礎上,公司依托重大科研項目和重點示范工程持續推動科研與技術標準互動實踐創新,形成平臺引領型、工程牽引型、數字賦能型等互動模式,確保試點成果可落地、易推廣。
公司充分發揮科研創新平臺源頭供給和技術標準平臺價值輸出作用,通過實施有組織的科研貫通管理內循環,通過強化有場景的科研轉化加速技術向生產力轉化外循環。國網青海電力啟動青海貴南新型電力系統實驗實證基地建設,牽頭組建青海省新型電力系統技術創新中心,命名培育7家省公司級實驗室,并依托實驗實證基地策劃14個建設項目和4個技術示范項目。國網四川電力依托優勢領域創新平臺強化高質量標準輸出,系統梳理創新平臺所屬技術領域的標準體系,精準定位標準需求以及標準體系空白,開展體系化標準研究布局和標準創制。
公司以重大工程為載體,充分發揮重大示范工程標準孵化器、生態連接器和成果加速器作用,牽引創新要素協同發力,促進科技成果快速轉化、新型產業加速孵化。國網天津電力以天津濱海能源互聯網綜合示范區為載體,構建流程框架,帶動科研集合、標準集合、工程集合和技術集合之間的良性互動,實現科研促標準、標準促成果、成果促示范試點效果。中國電科院依托雄安商務服務中心園區級能源互聯網等標準化創新工程,采用“科研-標準-產業”協同發展工作機制,建立健全能源互聯網技術標準體系,有序推動重要標準在各級標準化組織立項。
數字技術加速創新,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公司全面啟動標準數字化建設,加大標準數字化科研投入,推動企業級數字標準館建設,加快標準數字化成果在新型電力系統技術創新中的應用,以數字化技術賦能科研與技術標準互動。國網信通產業集團將適用標準載體由文本形態轉變為機器可讀的數字化形態,并嵌入科技研發、標準編寫、工程建設相關數字化系統,實現標準條款智能推薦、標準實施自動檢測等多場景應用功能。
面對“推動標準化與科技創新互動發展”這篇大文章,公司在兩批試點成果和經驗基礎上,持續開展科研與技術標準互動發展模式和機制深化研究,積極服務國家相關政策制定,努力為國家標準化事業創新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