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1夜夜人人揉人人捏人人添,欧美高清性爱日韩,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一秋霞

歡迎訪問 CPEM全國電力設備管理網!
官方微信|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cpem標語
   
2024無人機
金巡獎
  • 金智信息
  • 國電南自
  • 深圳普宙
  • 聯想
  • 國網信通
  • 艾睿光電
當前位置:首頁 > 電力資訊

全國政協委員劉國躍:“兩端發力、一個重塑 ” 加速發展新質生產力

2024-03-07分類:電力資訊 / 電力資訊來源:中國電力報
【CPEM全國電力設備管理網】

“兩端發力、一個重塑”加速發展新質生產力

——訪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能源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劉國躍


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需要新的生產力理論來指導。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并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


面對時代課題,能源央企既要保持戰略定力,又要把握節奏力度,智慧與決心尤為關鍵。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能源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劉國躍在接受中能傳媒記者采訪時表示,發展新質生產力,國家能源集團既要在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低碳化、譜系化發展上發力,也要在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質量發展上發力,走出“兩端發力、一個重塑”新路徑。


中能傳媒: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您所在企業重點開展了哪些工作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劉國躍:發展新質生產力,是當前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我們的路徑是“兩端發力、一個重塑”,也就是在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低碳化、譜系化發展上發力,在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質量發展上發力。重塑形成包括“煤火風光水、化油氣氫核等能源譜系+物流貿易金融支撐+產研用融通”的綜合性現代化產業發展新格局,建設世界一流清潔低碳能源科技領軍企業。


“十四五”以來,國家能源集團在新能源、現代煤化工、節能環保、工業控制與數字經濟等領域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建成了涵蓋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潮汐能、地熱能、氫能在內的可再生能源產業體系。2023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歷史性突破1億千瓦,達到1.15億千瓦,占比達到35.5%,其中風力發電裝機突破6000萬千瓦,規模居全球第一。積極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攻關,積極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低碳智能燃煤發電、智慧重載鐵路、綠色低碳煤制油氣、氫能、CCUS等領域的科技創新。建成了無人智能采煤工作面、4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50萬噸/年煤電CCUS、深遠海漂浮式風漁融合等一批具有時代特征、行業領先、國能特色的標志性工程。


這些成績有力支撐了能源保供,服務了地方社會經濟發展,也不斷造福百姓生活。比如,在我們神東礦區大柳塔煤礦,工作人員輕點鼠標就可以采煤,一刀下來就有2300噸煤。煤炭開采過程中,修復當地原本脆弱的生態,礦區植被覆蓋率由30多年開發初的3%提高到64%,將荒漠化地區建成了一片綠洲。再比如,我們在寧夏騰格里“沙戈荒”地區牽頭建設1300萬千瓦新能源大基地項目,現在項目一期100萬千瓦已經建成運營,光伏板下長出了沙蒿、蒙古冰草等耐旱植物,兩座試驗養殖大棚種出了茄子、西紅柿、蘑菇等蔬菜,構建了“新能源發電、生態修復、鄉村振興、生態旅游和荒漠治理”多位一體循環發展的新模式。


下一步,我們發展新質生產力很重要的方向是推動能源生產與科技創新和先進的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大力發展新能源,推進綠色低碳轉型。2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大力推動我國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作出更大貢獻。對我國新能源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我們新能源發展指明了方向。當下及未來,國家能源集團堅定落實“雙碳”目標,堅持“多元化、快速化、規模化、效益化、科學化”發展新能源,積極推動新能源大基地建設,加速多元供給體系建設,夯實基礎保障;培育系統發展新形態,創新模式保障;推動體制機制革新,筑牢制度保障;加速源網荷儲科技創新,強化技術保障,加快推動遠海海上風電技術、超高參數先進循環、深度節能與調峰改造等攻關,打造一批電力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發展典型企業和示范項目,著力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


中能傳媒:今年是“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實施十周年。十年來,我國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取得了哪些新成效?您認為,能源企業應如何發力,進一步推動能源安全新戰略走深走實?


劉國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能源安全新戰略十年來,我國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近年來,我國能源供應自給率始終保持在80%以上。高質量推進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面臨著新形勢、新任務和新挑戰,主要表現在主體能源保障要更“充足”,戰略能源發展要更“安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要更“穩定”,能耗控制要更“嚴格”。面對能源行業新形勢、新任務和新挑戰,國家能源集團聚焦“三個發力、三大鏈條”,推動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


在規模穩定性上發力,加快形成能源安全鏈。超前布局一批優質煤炭增儲產能,加快推動“疆煤出區”新通道建設。持續深化煤炭與煤電、煤電與可再生能源“兩個聯營”。堅持“煤油氣儲、油化并舉、平急結合”,同時扎實推動煤制油、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加快建設陜西榆林、新疆哈密等一批煤基集成創新示范基地。


在多元融合性上發力,加快形成能源綠色鏈。推動煤電新油氣氫核多元化能源譜系的融合,加快推動新能源多元化、快速化、規模化、效益化、科學化發展,創新推進多能互補、源網荷儲、海上風電、氫氨耦合、化工耦合等多種類型項目開發。


在先進高效性上發力,加快形成能源科技鏈。利用我國新型舉國體制,發揮好央企創新主體作用,建好用好國家級實驗室和平臺,依托重大工程,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帶動先進技術應用和產業升級,多措并舉、共同應對新挑戰。


中能傳媒:國有企業是我國產業安全的主要支撐。作為我國最大的一次能源供應企業,國家能源集團將如何進一步增強核心功能,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劉國躍: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上,國家能源集團承擔著能源供應“壓艙石”、能源革命“排頭兵”的責任,這既是我們核心的能力體現,也是我們核心競爭力提升的方向。今年,我們優化確立了“一個目標、三個作用、六個擔當”的發展戰略,全面建設世界一流清潔低碳能源科技領軍企業和一流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擔當能源基石、轉型主力、創新先鋒、經濟標兵、改革中堅、黨建示范。我們深化實施“四保一大”發展路徑,以煤炭保能源安全,以煤電保電力穩定,以多元快速創新保可再生能源規模質量發展,以一體化數字化國際化保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以大項目建設帶動科技創新和產業裝備升級。


煤炭在我國能源供應中承擔的是兜底保障作用,我們神東、寧烏、蒙東、新疆四個億噸級礦區,是保供的“定盤星”。全集團自產煤量自2021年10月份以來連續29個月保持5000萬噸峰值水平。2022年7月我們提出疆煤外運發展戰略,2023年疆煤出區達到1475萬噸,已拓展到華中地區和川渝地區。我們發揮煤電支撐保障作用,提高機組運行可靠性,持續擴大熱電聯產,特殊時段、重點區域的常態化保供能力和在極端天氣、自然災害等條件下的應急保供能力持續增強。2023年,我們煤炭銷量8.3億噸、約占全國六分之一;發電量1.2萬億千瓦時、約占全國七分之一;供熱量5.3億吉焦、約占全國八分之一;鐵路貨運量5.7億噸、約占全國九分之一。


提高核心競爭力是做強做優做大的重要途徑,是價值創造的關鍵所在。我們以一體化、數字化、國際化保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一體化方面,我們以生產運營協同調度指揮系統“基石”為牽引,充分發揮“煤電路港航”“產運銷儲用”“煤電油氣化”一體化優勢,深化拓展一體化運營,讓我們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良性融通,提升韌性和競爭力。數字化方面,我們推動能源生產與先進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建設智能礦山、智能電站、智能運輸和智能化工,建成投用國能e購、國能e商、國能e電、國能e鏈千億級生態化平臺,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流動和配置。國際化方面,我們完善“大協同+專業化”發展體系,深化“一帶一路”綠色能源合作,努力在綠色低碳能源技術推廣使用、新能源開發、國際貿易上開創新局面,國際化經營和影響力持續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CPEM全國電力設備管理網  ? 2016 版權所有    ICP備案號:滬ICP備16049902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