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從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獲悉,截至3月底,江蘇依托龍政、錦蘇、建蘇三條直流輸電線路累計接收中西部清潔水電超7000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6億噸。
2003年,國家“西電東送”主動脈、三峽首條外送輸電通道——±500千伏龍政直流工程投運,至今年3月底已累計向江蘇輸電超2500億千瓦時。2012年,江蘇境內首條特高壓線路——±800千伏錦蘇直流工程投運,至今年3月底已累計輸電近4100億千瓦時。2022年,全球首個特高壓混合級聯柔性直流輸電工程——±800千伏建蘇直流工程竣工投產,至今年3月底已向江蘇輸送清潔電能近600億千瓦時。
2003年之前,江蘇能源結構以煤炭等化石能源為主,全省全社會用電量中的清潔能源占比不足5%。2003年后,隨著新能源發展不斷提速和西南水電的引入,江蘇全社會用能的“含綠量”不斷提高。至2024年,江蘇全社會用電量中的清潔能源占比已超過30%。“減少碳排放超6億噸,按2024年全國碳市場最低價69元/噸來計算,減排價值已超414億元。”國網江蘇電力調控中心系統運行處處長劉林介紹。
近年來,江蘇積極推進省間綠電交易,山西、新疆等地的綠電通過雁淮、錫泰等特高壓輸電通道跨區輸送至江蘇。預計到2027年,江蘇可再生能源消納規模約1.3億千瓦。國網江蘇電力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快規劃建設揚鎮直流、南通—蘇州GIL過江通道加強等工程,應用“嵌入式”直流、“交流改直流”、移相器等技術,提升輸電能力和綠電消納能力。
上一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