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國家電投集團在上海舉辦燃氣輪機、非能動核能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推進大會。會議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強化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的決策部署,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全力以赴打造燃氣輪機、非能動核能原創技術策源地。上海市副市長陳杰出席會議,市政府副秘書長莊木弟,國務院國資委科技創新局副局長孫少斌,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黨委書記、副理事長陳梅,國家電投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劉明勝出席會議并致辭,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盧洪早參加會議,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劉豐主持會議。
大會舉行了“燃氣輪機、非能動核能原創技術策源地技術委員會”首批委員聘任儀式,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彥仲、于俊崇、王華明,中國科學院院士朱俊強等16位來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業協會、動力裝備制造企業的專家學者獲聘。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任務局局長朱俊強院士,國家電投集團首席科學家、國和一號總設計師鄭明光分別發表專家主旨報告,國家電投集團總經理助理、中國重燃董事長束國剛,國家能源非能動核能共性技術研發中心主任、國和一號副總設計師嚴錦泉分別作原創技術策源地階段性研發成果和產業鏈建設情況匯報。
莊木弟在致辭中指出,上海將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能源局的指導支持下,以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為重要抓手,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堅定不移支持國家電投集團聚焦燃氣輪機、非能動核能兩大原創技術標志性產品,搶抓新范式賦能,加速打造原創技術產業創新高地,發揮國家電投集團策源地與產業鏈鏈長主體溢出效應,帶動鏈上企業同頻共振,進一步強化以上海為中心,輻射長三角高端裝備產業鏈和創新鏈建設。
陳梅在致辭中指出,國家電投集團對電力行業的科技創新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作為能源電力領域有著重要影響力的全國性科技社團,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國家電投集團的科技創新工作,在推動行業科技創新、助力人才成長、促進能源電力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提供有力支撐,助力國家電投集團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
劉明勝表示,國家電投集團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根本遵循,以支撐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為己任,進一步增強建設原創技術策源地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奮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國家電投集團將以本次會議為契機,全力以赴抓實抓好各項工作,強化目標導向,持續完善創新體系,強化創新要素集聚,加大資源保障力度,確保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務期必成;強化自主創新,圍繞國家戰略需求持續攻關突破,力爭收獲更多“成色足、分量重、過得硬”的成果,更好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深化開放合作,加速社會資源與創新要素的融合發展,構建開放共享的創新生態和產業生態,持續鞏固深化國家電投集團與上海市的戰略合作協議,譜寫央地合作發展新篇章。
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張英,上海市徐匯區委書記曹立強,中國核學會理事長王壽君,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專家委主任委員張廷克,中國一重副總裁、總工程師趙德利,哈電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劉清勇,東方電氣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王軍,上海電氣黨委副書記、總裁朱兆開,科技部、國家能源局等國家部委及上海市有關負責同志,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18所高等院校的負責同志與教授以及來自原創技術策源地共建單位、國家電投集團總部相關部門及二級單位的負責同志共計190余人出席此次會議。
拓展閱讀
原創技術策源地是指自主創新的技術突破和成果的集中地,是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大戰略任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央企業加快核心技術攻關、發揮“三個作用”重要批示精神的關鍵舉措,是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國家電投集團緊盯關鍵核心技術,立足自主創新能力,從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到成果轉化、應用示范進行全鏈條創新設計,充分整合產業鏈上下游單位的技術、人才和市場優勢,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重型燃氣輪機”和“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兩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均取得重大突破:
2024年,我國自主研制的最大功率、最高技術等級重型燃氣輪機——300兆瓦級F級重型燃氣輪機于2月首臺樣機總裝下線,10月首次點火成功,標志著我國大功率重型燃氣輪機完成基于正向設計的研發和制造,在摘取裝備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進程中迎來重大突破。
2024年,“國和一號”示范工程首堆成功實現首次并網發電。“國和一號”是依托“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開發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核電型號,全行業3.1萬名科研技術人員歷經18年奮斗攻堅,全力攻克了336項關鍵核心技術和一批世界首臺套設備研發制造技術,主泵等10項重大技術裝備創“全球之最”,推動形成了我國先進核電自主化國家能力,為“國和一號”批量化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國家電投集團在燃氣輪機與核能領域同步實現重大技術突破,標志著我國在高端能源裝備自主化、清潔能源規模化應用方面邁出關鍵一步,為全球能源革命貢獻中國方案。
上一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