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來,中國能建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將科技創新作為“頭號工程”,著力打造具有能建特色的新質生產力,開啟了以“四型八網”建設高質量發展“四新”能建嶄新局面,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做出了積極貢獻。
3月20日,中國能建成功舉辦科技創新大會,并發布20項中國能建“十四五”重大科技成果,充分展示了公司發揮科技創新主體作用,大力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取得的突出成績。
01國家智庫 規劃引領 能源電力規劃技術
國家電力發展全局,深入研究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規劃技術,推動12個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建設、納規22條跨省跨區特高壓通道,助力我國新能源裝機歷史性達到14.5億千瓦,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做出了突出貢獻。
02傳統電力 大國基石 百萬千瓦水電機組安裝技術
鑄造水電“大國重器”,首創百萬千瓦水輪機組數字化、精益化安裝技術,確保白鶴灘世界最大水電機組平穩運行,推動我國水力發電邁上單機百萬千瓦新臺階,榮獲中國電力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燃煤發電技術
圍繞煤電“壓艙石”,創新研發BEST小機、汽電雙驅等核心技術,推動我國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建成瑞金電廠、北海電廠百萬千瓦標桿項目,供電煤耗降至258g/kWh,持續領跑全球清潔燃煤發電技術。
華龍一號核電常規島設計技術
服務國家核電戰略,攻克“華龍一號”百萬千瓦機組常規島國產化和高安全關鍵技術,實現核電設計自主化,承擔全部華龍一號常規島設計任務,榮獲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為我國自主三代核電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
高壓大容量柔性直流輸電關鍵技術
首創"半橋+直流斷路器"和"全橋+半橋"混合型柔性直流輸電技術,解決了新能源大規模并網消納和區域電網多端互濟世界性難題,建成全球首個±500kV柔性直流輸電項目-張北工程和首個±800kV特高壓多端直流項目-昆柳龍工程。
H級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關鍵技術
引領燃氣發電技術發展,攻克H級燃機610℃高溫再熱、摻氫燃燒等系列首創技術,將聯合循環效率提升至64%,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首次實現H級燃機10%摻氫發電,建成廣州增城、東莞寧洲等電力超級工程。
高效碳捕集利用技術
攻克大容量、低能耗二氧化碳捕集技術,建成亞洲最大碳捕集工程-泰州電廠50萬噸/年示范項目;研發突破電站煙氣二氧化碳捕集-電催化制合成氣技術,建成全球首臺百噸級示范裝置,為CCUS產業化發展提供了全新解決方案。
03能源向新 綠色引擎 千米級高空風能發電技術
首創傘梯式高空風能發電技術,攻克高效風能捕獲、空地能量傳輸關鍵技術,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支持,開創千米高空風能利用新途徑。建成安徽績溪2×2.4MW示范項目,2024年1月7日成功并網發電。
海上風電規劃設計關鍵技術
編制首部海上風電設計國家標準,制定我國首個省域海上風電規劃,規劃容量超7000萬千瓦;攻克海上風電支撐結構關鍵技術,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風結構設計集成平臺,建成陽江青洲等一批行業標桿項目。
新一代光熱發電關鍵技術
攻克大容量、高參數光熱發電技術,單機功率從50MW提升至100MW、200MW級,發電效率提升10%,開發低熔點熔鹽,研制大開口槽式集熱器入選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裝備,建成迪拜全球最大光熱電站和一批國內示范項目。
新能源大基地一體化規劃設計技術
服務國家新能源戰略,突破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大基地電源優化、匯集送出和生態治理技術,提出我國新能源基地總體布局,建成一體化基地智慧管控平臺,在庫布齊、塔克拉瑪干等沙戈荒大基地建設中發揮了核心作用。
04氫風儲來 勇立潮頭 300MW級壓縮空氣儲能關鍵技術
首創“中溫絕熱壓縮”和“高溫絕熱壓縮”技術路線,形成中國能建壓縮空氣儲能系統解決方案。攻克天然鹽穴和人工硐室兩種地下儲氣庫關鍵技術,推進湖北應城、甘肅酒泉全球首臺套示范電站建設。2025年1月9日,湖北應城300MW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率先全容量發電。
綠色氫氨醇關鍵技術
首創新能源輕度并網、柔性合成氨技術,建成國內最大的8MW堿性電解槽測試平臺,投資建設全球規模最大的吉林松原綠色氫氨醇一體化項目,年產綠色合成氨20萬噸,入選國家首批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工程。
05能源融合 創新方案 綜合交通與能源融合關鍵技術
首次提出綜合交通與能源融合關鍵技術體系,解決了高速公路全域光伏安全環境保障、微電網構建等問題,建成全國首個全路域交能融合示范項目山東棗菏項目,入選國家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案例和交通強國試點工程。
東數西算關鍵技術
踐行國家東數西算戰略,攻克綠色電力與算力智慧融合技術,打造甘肅慶陽零碳大數據產業園,實現90%綠電直供,用電成本下降70%,年碳排放減少25萬噸,入選“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應用優秀案例”。
能源大數據中心技術
全國電力規劃實施監測預警中心、全國新能源消納監測預警中心、國家能源科技資源中心和全國新型儲能大數據平臺等平臺
推進能源與新型信息技術融合,建成全國電力規劃實施監測預警、全國新能源電力消納監測預警等國家大數據平臺,廣東海上風電大數據中心、湖南省能源大數據中心等省域平臺,為新型能源體系構建了“智慧大腦”。
06城市發展 共享未來 城市地下空間建造關鍵技術
攻克地下50米級富水軟土深地空間建造關鍵技術,首創超長地墻聯做和超高精度樁柱逆作工法,建成亞洲最大的南京江北85萬平方米地下空間,打造城市地下空間開發新典范。
大型海水淡化關鍵技術
針對缺水難題,研發先進反滲透膜海水淡化工藝,系統節能20%,脫鹽率99.3%。劈開黃沙、向海借水,建成阿聯酋世界第二大膜法海水淡化工程,日制水量70萬噸,為解決全球淡水危機提供了中國方案。
07先進裝備 提質賦能 智能化現場混裝炸藥車技術
引領綠色民爆技術發展,研制全球首臺綠色高效智能化現場混裝銨油炸藥車,創新搭載泛在互聯智控系統,首創“遠程一鍵自動裝藥”,推動礦山爆破進入無人作業新時代。
535kV耦合負壓混合式直流斷路器
首創耦合負壓混合式開斷技術,攻克高壓直流開斷世界性難題,研制535kV直流斷路器,實現25kA直流短路電流3ms內安全開斷,助力張北柔直為北京冬奧會提供100%綠電,為我國柔性直流輸電提供了重要裝備。
從中國到世界,聯通綠色夢想,從現在到未來,融創無限價值,展望“十五五”,中國能建將繼續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全力以赴當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排頭兵”,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賦能添彩。
上一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