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DeepSeek開源和開放的特點引發了廣泛關注。截至2月3日,DeepSeekV3的Github倉庫的Star數已達到69.3k、Fork數已達到10.5k,且其熱度還在持續走高,市場份額也在不斷擴大。在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當下,開源技術已然成為推動各行業創新發展的關鍵驅動力。對于電力行業而言,電力開源技術生態體系建設不僅關乎自身的數字化轉型與升級,更對國家的能源電力安全和國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電力行業構建開源技術生態體系的深遠意義
在數字革命與能源革命深度融合的時代背景下,能源電力行業正加速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過程中,開源技術扮演著關鍵角色,加速了新一代數智化技術與電力業務的融合,為電力行業實現新型工業化注入了強大動力。
提升電力物聯網設備管理效能。隨著電力物聯網設備數量的迅猛增長以及設備復雜度的不斷提高,“碎片化”問題日益凸顯,成為制約電力物聯網發展的瓶頸。目前,電力行業的操作系統大多針對單一業務、單一場景開發,難以滿足多業務協同、數據共享以及設備即插即用等需求。電力業務場景豐富多樣,涉及眾多智能終端類別和龐大的生態廠商群體。若能采用一種或少數幾種通用操作系統滿足各類應用場景需求,將極大地提升電力物聯網的建設和運行效率。當前,這一理念正逐漸成為行業共識,“電鴻”操作系統的成功實踐便是例證。截至目前,其已完成60款芯片、12款模組及54類電網設備的適配工作,覆蓋85%的電網核心和重要業務,吸引超過300家產業鏈廠商加入其生態,超800款終端開展適配,帶動超7億的生態設備協同發展,有效提升了電力物聯網設備的管理水平。
降低電力系統建設與維護成本。傳統商業軟件往往伴隨著高額的授權和升級費用,這無疑給電力企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相比之下,開源軟件具有免費獲取和使用的優勢,電力企業無需為軟件授權支付巨額資金。哈佛商學院戰略小組在2024年初發表的論文中指出,如果沒有開源軟件,企業在軟件方面的支出將是現有水平的3.5倍。此外,開源社區的持續更新和維護機制使電力企業能夠及時獲取新功能和安全補丁,且無需支付額外的升級費用。例如,國電南京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在利用開源技術完成代碼開發的同時,積極將開發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反饋給開發者,不僅確保了問題的及時修復,還進一步提高了開源庫的代碼質量,實現了開源社區開發的良性互動,有效降低了開發和維護成本。
優化電力系統數據運營水平。隨著數字化轉型的加速,數據已成為電力企業的核心生產要素。然而,數據量的快速增長和業務復雜度的提升對數據運營提出了挑戰。一是需要對數據全生命周期進行深度管理,確保業務數據質量、數據血緣關系以及數據傳輸鏈路的穩定性;二是數據資源管理需更加精細化,以降低“冷數據”對存儲與算力資源的占用,提高數據運營效率;三是需要建立統一的運營工具管理入口,提升數據運營的效率、可靠性和及時性。為應對這些挑戰,電力企業可以借鑒和融合成熟的開源軟件,打造功能與性能兼具的數據血緣全景監測分析工具,實現對數據中臺、數據全鏈路、全生命周期的精準管理,提升數據運營的智能化與標準化水平。例如,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基于開源軟件構建數據血緣圖譜能力,并推出基于數據血緣技術的企業級數據管理運營平臺,為數據中臺的高效運營管理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和數據支撐。
電力行業開源技術生態體系構建面臨的挑戰
盡管開源技術為電力行業帶來了諸多機遇,但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一系列風險和痛點,涵蓋標準規范、生態建設以及安全風險等多個層面。
開源技術體系標準規范有待加強。電力行業涉及大量設備和系統,開源產品通常無法提供完整的技術解決方案,項目實施過程中需要整合多個開源產品。不同廠商的設備和技術標準不統一,導致在適配對接和二次開發過程中耗費大量時間和人工成本。雖然電力企業在技術研發和供應鏈管理方面已開始加強對開源軟件的管理和規范,但目前仍缺乏行業性、系統性的標準體系作為指導,這嚴重制約了開源軟件在電力行業的應用效率。
電力系統的安全管控面臨新挑戰。開源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電力控制網絡逐漸對外有限開放,給電力系統安全帶來了新的挑戰。首先,開源軟件安全性存在未知漏洞和潛在風險。新思科技網絡安全研究中心發布的《2023年開源安全和風險分析》報告顯示,84%的代碼庫至少包含一個已知的開源漏洞,與2022年相比增加了近4%。其次,多數軟件開發者版權意識淡薄,容易留下版權漏洞,如不規范使用開源代碼、刪除或修改許可證、衍生代碼閉源分發等行為,可能引發侵權訴訟或導致產品無法商業化。再次,開源軟件安全性審查困難,一方面是由于電力行業供應鏈復雜,開源技術使用過程中缺乏專業的安全審查機構和流程;另一方面,電力企業自行建立開源安全審查系統難度較大。
開源技術生態體系構建亟待完善。當前,國內開源項目在全球開源項目中占比較低,電力開源領域討論咨詢的時效性和通暢性較差。開源生態的完善程度直接影響開源項目的應用和發展,因此電力領域開源生態建設亟待加強。開源社區是開源生態的重要一環,開源社區的多元化和活躍性給管理帶來挑戰,需要熟悉開源軟件和電力行業特點的行業協會等第三方制定管理辦法,維護社區秩序和活力,推動電力開源軟件的規范化和應用場景拓展。此外,行業內還需要成立權威的第三方組織,組織開源應用建立統一標準和流程,解決資源分散、技術混亂和版本不兼容等問題。我國開源技術自主化程度不斷提高的同時,也需要第三方組織培育和促進開源文化的發展。
隨著開源技術的發展,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也加入了開源行列。DeepSeek開源人工智能一經推出就受到各界關注,用戶突破1億僅僅用了7天,創造了互聯網用戶發展的新紀錄,這反映出了開源模式的強大吸引力。推動企業開源技術共享和業務協同,是電力行業協會提升產業鏈資源優化配置和動態協調水平的重要舉措。在新技術浪潮中,電力行業協會可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探索通過會員“共建、共享”,促進行業企業“共治、共贏”,推動產業上下游形成新的“融合、共生、互補、互利”的合作模式和商業模式,從而為電力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作者:游敏,系中國電力發展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上一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