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市天堂角,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首個海外工程全面建成投產;在有著“東方夏威夷”美譽的山東榮成石島灣,我國自主四代核電實現從試驗堆向商業堆的跨越,目前運營良好;在椰林婆娑的海南昌江,全球首個陸上商用模塊化小堆“玲龍一號”安裝工作進入高峰期,預計2026年建成投運……
“中核集團2024年基礎研究投入占研發投入比例超過15%,保障了基礎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研發。”中核集團正加快實施“熱堆—快堆—聚變堆”核能三步走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積極探索具有核工業特色的新質生產力發展路徑。
向智發力
操作員輕輕點擊幾下鼠標,數百公里外的鈾礦生產現場情況便一目了然。
在位于呼和浩特的中核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鈾礦遠程開采場景隨處可見智能化的生產方式。
地浸鈾礦山一般地處偏遠,工作環境惡劣,面臨“招人難、留人更難”的窘境,要引進高層次人才更是難上加難。對管理者來說,地浸鈾礦山的智能化改造不僅連接著小家的幸福,更關乎行業發展。
2021年5月,中核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數字化地浸遠程控制中心成立,這也是國內首個地浸鈾礦山遠程自控中心。2022年9月,國內首個地浸采鈾大數據智能分析中心在呼和浩特落地,通過大數據深度挖掘地浸采鈾的“沉睡”數據潛在價值,鈾礦開采向著智能化進一步邁進。
不僅是鈾礦采冶,在核電站建設、運維等核工業產業鏈多個環節,中核集團正鉚足勁頭,向智能化發力。
2024年,由中核武漢與福清核電聯合研發的“華龍一號”數字孿生電廠創新成果在福清核電站陸續亮相。該成果包括三維數字孿生系統、反應堆在線仿真系統和核電廠智能診斷及預測分析系統等,標志著數字孿生技術助力核電數字化轉型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中核集團不斷向智能化發力,加快應用人工智能,塑造發展新動能,培育發展新優勢。
向綠生長
石油被譽為“工業血液”。在煉化廠里,原油經過一系列物理和化學過程,轉化為石油產品和基礎化工原料。在這一系列工藝過程中,高溫高壓的蒸汽必不可少。
為了得到高溫高壓的蒸汽,煉化廠往往需要配備一套燃煤鍋爐。但在“雙碳”目標下,碳排放較高的傳統燃煤鍋爐被逐漸叫停,探索蒸汽供應的低碳新途徑成為迫切需求。
2024年6月,中核集團打造的我國首個工業用途核能供汽項目——“和氣一號”項目正式建成投產。該項目的成功投運,為我國核能工業供汽提供了先行先試案例,也開創了核能助力傳統產業綠色升級的新路徑。
兩個月后,中核集團江蘇徐圩核能供熱發電廠一期工程獲國務院常務會議核準。該工程在全球首次實現高溫氣冷堆與壓水堆耦合,創新采用“核反應堆—汽輪發電機組—供熱系統”協同運行模式,建成后將同時具備高品質蒸汽供應能力和發電能力,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了新方案。
經計算,一期工程投產后,年供應工業蒸汽3250萬噸,每年可以減少消耗標準煤72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960萬噸。
除了供汽,在供暖、同位素生產、制氫、海水淡化等諸多領域,我國核能綜合利用正呈現多樣化發展局面。
每到寒冬,供暖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在南方首個核能集中供暖的浙江省海鹽縣,從2021年至2024年,已開展核能供暖4個年頭,供暖區域從原來的3個小區拓展到了包括公共建筑、辦公樓宇、商務酒店、工業企業等在內的眾多區域和應用場景。
在核能綜合利用、核醫學、核環保等領域,中核集團持續強化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培育一批有市場需求、發展潛力、競爭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領跑未來
作為四代核電技術主力堆型,快堆之“快”,首先體現在核燃料增殖能力高,即核燃料能快速倍增;其次體現在核燃料的快速循環,可以將鈾資源的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
在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一體化快堆項目總設計師周培德看來,快堆的發展除了能有效利用熱堆發展過程積累的貧鈾,在某種意義上也讓相對較貧的鈾礦有了開采的價值。
“快堆的另一個突出特點是在實現核燃料增殖的同時,還可以嬗變熱堆乏燃料中分離出的長壽命次錒系核素,實現高放廢物的減容降毒,降低高放廢物深地質處置的環境風險。”周培德告訴記者。
2024年8月底,中核集團正式牽頭成立一體化快堆創新聯合體,瞄準2035年建成一體化快堆示范工程目標,推動我國在快堆領域的全面領跑。
地球萬物生長所依賴的光和熱,源于太陽核聚變反應后釋放的能量。如今,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簡稱“西物院”)院長助理、聚變科學所所長鐘武律正帶領團隊,借助人造太陽裝置,將童謠里唱的“種太陽”夢想一點點變成現實。
“西物院是我國最早從事核聚變能源開發的專業研究院。”鐘武律介紹,西物院目前已在聚變裝置運行控制、特殊材料研發、關鍵設備制造等方面取得多項突破成果,為培育壯大可控核聚變這一未來能源產業奠定了堅實技術支撐。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相關規則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系,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產率。
核工業是高科技戰略產業、國家安全重要基石,具有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深厚底蘊和獨特優勢。未來,中核集團將聚焦主責主業,大力推動核能科技創新領域發展,在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充分發揮、釋放新質生產力的作用和潛力。
上一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