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利用率連續多年超過96%,在西北地區穩居第一;單位國土面積新能源開發強度、人均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穩居全國前列;全自治區每使用3千瓦時電就有1瓦時是綠電……寧夏作為我國“西電東送”的重要送端和全國首個新能源綜合示范區,近年來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快速增長,新型儲能發展規模穩居全國第一梯隊,新能源外送電量屢創新高。
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積極配合自治區政府開展相關工作,穩步提升新能源電量消納能力、電力系統靈活性和跨區域調節水平,在新能源發電裝機持續增長的情況下保持了新能源高比例消納,助力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沙戈荒”綠電外送范圍擴大、規模增長
早春時節,位于寧夏中衛市的騰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連綿起伏的光伏板整齊排列,從空中俯瞰,宛如金色沙海中的一片藍色海洋。
在這里,我國首條以輸送“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新能源為主的電力外送大通道——±800千伏寧夏—湖南特高壓直流工程(以下簡稱“寧電入湘”工程)的重點配套項目正在建設。騰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一期100萬千瓦光伏項目已于2023年4月全容量并網發電,二期200萬千瓦光伏項目正在抓緊建設中。
“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帶動寧夏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持續增長。2024年,寧夏新增新能源發電裝機超過500萬千瓦,裝機總規模達4132萬千瓦,占總發電裝機的比重提升到55%,新能源成為全區第一大電源。
“風光火”打捆外送是寧夏促進新能源電量消納的一大“法寶”。
“高效率運營銀東、靈紹直流,推動寧夏能源電力在全國范圍優化配置,2024年寧夏全年外送電量達到90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74%;新能源外送電量22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4.23%,創新高,實現外送電量、新能源外送電量‘雙提升’?!?月13日,寧夏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蔣哲文在自治區政府舉行的“穩增長 促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上說。
截至2月底,寧夏累計外送電量突破8000億千瓦時,外送范圍擴展至山東、浙江、上海、重慶、湖南等18個省份。
當前,寧夏第三條外送電力大通道——“寧電入湘”工程正在加緊建設,年內計劃投運,屆時寧夏電力外送能力將提升至2000萬千瓦。
國網寧夏電力全力服務自治區及全國電力保供,促進新能源電量市場化消納,穩步擴大外送電規模。該公司穩定年度外送基本盤,政府間協議和省間優先發電計劃簽約率分別達94%、101%,創新高。同時發揮月度市場作用全力增送,2024年累計組織月度增量外送交易252批次,增加中長期外送電量220億千瓦時,其中度夏期間增送浙江、川渝等地區40億千瓦時,支援度夏期間晚高峰外送電力超過50萬千瓦。該公司還全力提高政府間協議新能源外送比例,首次落實“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外送電量49億千瓦時;通過“日間+晚峰”打捆模式,擴大新能源外送電力至600萬千瓦,約占新能源發電能力的三分之一,為新能源高比例消納提供有力支撐。
儲能加快發展,促消納助保供
騰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數十千米外,一座座形似集裝箱的電池倉整齊排列。這里是寧夏穆和第一儲能電站,該電站僅需2個小時就能充電40萬千瓦時。
“儲能電站同時具備電源和負荷的雙重屬性,在新能源發電高峰時段將過剩電力存儲起來,在用電高峰時段將電力釋放出來,通過削峰填谷助力改善新能源發電的時空矛盾?!蹦潞偷谝粌δ茈娬菊鹃L姜飛說。
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吸引了眾多儲能項目落地寧夏。2024年,寧夏新增新型儲能電站20座,累計并網新型儲能電站47座,裝機規模達471.9萬千瓦/944.1萬千瓦時,累計充電18.36億千瓦時、放電16.06億千瓦時,綜合利用小時數1081小時,同比增加7.45%。
蔣哲文介紹,在寧夏電網2024年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期間,儲能最大頂峰電力超過400萬千瓦,負荷高峰時段出力能力相當于13臺30萬千瓦火電機組。
隨著寧夏新能源規模化發展,需要加快建設抽水蓄能等大規模長時儲能。目前,國網新源寧夏牛首山抽水蓄能電站上、下水庫已同步開建,電站裝機規模為100萬千瓦,預計2029年投運。華電牛首山東140萬千瓦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已通過寧夏電力經濟技術研究院組織的接入系統設計評審;大唐中寧國際首套百兆瓦級全人工地下儲氣庫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加快建設;國內首個“飛輪儲能+火電聯合調頻”示范工程高效運行……多技術路線儲能項目同步發展,將有效提升寧夏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水平和新能源利用率。
新能源電量消納空間持續拓展
走進寧夏電力科學研究院,寧夏虛擬電廠運營管理平臺的指揮大屏上顯示著所有主動參與電網調節用戶的實時信息和收益情況。這座虛擬電廠擁有每天超過370萬千瓦的等效發電能力,已成為當地促進新能源電量消納的新生力量。
寧夏虛擬電廠技術負責人王放介紹,虛擬電廠將相對分散的儲能、樓宇空調、電動汽車等可調節負荷進行集成調控,從而削峰填谷,提升新能源電量消納水平。目前,寧夏虛擬電廠聚合的可調節負荷達379.02萬千瓦,相當于6臺60萬千瓦的火電機組或18座20萬千瓦的儲能電站。
推行“風光水火儲一體化”多能互補,建設特色優勢產業綠電園區,綠電綠氫與煤化工耦合發展……近年來,寧夏創新模式,不斷拓展新能源電量消納空間。
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作為國家四個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之一,近年來聚焦重點產業、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推行存量項目綠電消納提升、新建項目綠電替代、產業集群源網荷儲一體化組織實施等舉措,高標準建設現代煤化工產業綠電園區。
2024年,國網寧夏電力協助自治區政府編制《寧夏回族自治區特色優勢產業綠電園區建設規劃(2024~2027年)》,推動園區重點項目以電力交易模式運營。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肖繼軍介紹,目前已開工建設綠電園區一期164萬千瓦光伏項目,計劃今年上半年并網。今年下半年還將開工建設170萬千瓦光伏項目,力爭年內并網。全年新增綠電雙邊交易和源網荷儲一體化配套光伏裝機將達到334萬千瓦,預計到今年年底,基地綠電使用比例將提高到50%。
當前,國網寧夏電力正配合自治區政府,助推新能源資源有序開發,提升清潔能源發電占比,提升電網接入能力和消納水平。該公司還助力綠電園區加快建設,提升現代煤化工、硅基、鋁錳、大數據算力等特色優勢產業的綠電占比和電力協同運行水平。
上一篇:無